向来只有金牌笑 有谁听到银牌哭
(2012-07-31 17:35:45)
标签:
体育易思玲伦敦奥林匹克之父金牌 |
向来只有金牌笑
有谁听到银牌哭
■三缺
奥运亚军、季军与冠军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也许是0.1秒、也许是0.1环、也许是0.1厘米、也许是0.1公斤,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上的距离……就拿易思玲和李玄旭来对比吧,一个夺得金牌,一个取得铜牌。易思玲夺冠后,大大小小的祝贺条幅出现在易思玲家所在的小区,她曾读过的学校……由湖南桂阳县政府组织在当地最大的广场燃放起了烟花焰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而夺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铜牌的李玄旭昨日凌晨抵京时,接机的只有妈妈和阿姨。这就是金牌与铜牌的区别,这就是金牌与铜牌的差距。
国内,金牌得主的家中,人们掀起了庆祝的狂潮;而在伦敦,胸前挂着银牌的吴景彪痛哭失声、连连道歉。这是怎么回事?他不是奥运银牌获得者吗?奥运会亚军,绝对是个荣誉,是成功者,怎么搞得像失败者一样。
众所周知,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不是奖牌的成色和数量,而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也曾说过:“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战斗本身,往往比凯旋有着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那些获得和未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同样值得我们的致敬。
虽然“唯金牌论”的论调正在慢慢降温,但在很多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看来,奥运金牌是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这些官员在倾全力盲目追求金牌时,却忽视了国人人均体育设施不足一平方米,忽视了学校体育设施的缺失,忽视了普通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困难。
最后,小编我想给这些官员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家人养了8个孩子,让其中的7个光着屁股,把家里所有做衣服的钱,给另外一个长得最体面的,做了一套漂亮的衣裳去选美,经常能拿些奖牌回来。于是,家长上街,背着手、昂着头,感觉特有面子;而其他的7个孩子,光着屁股躲在家里,欢呼雀跃、精神振奋。
前一篇:看不懂的中国举重队
后一篇:领导喝茅台是为了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