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三老女人,好好去爱

(2006-12-13 00:34:17)
大三老女人,好好去爱
文/黄剑锋

之所以把悦容称作大三老女人,是因为在我残存的记忆中,记得悦容曾经写过一篇《大三老女人》的诗歌。(潮州师范自有大专以来,有一传统:喜欢诗歌的男女,到了大三的时候,都会写一篇《大三老男人》或者《大三老女人》的诗歌。)
而他们结婚一事,我除了惊讶、敬佩之余,不由地为他们喝彩。
悦容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结婚,我是持肯定意见的,并对他们敢于和现实作斗争的精神表示深深的敬佩。首先,他们的婚姻,并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他们并未违反。其次,悦容也是在为他们的将来打算着。卓苗在揭东小镇教书,而悦容的户口在揭西,婚姻,也许是拉近她毕业后与卓苗空间的一条捷径。为了毕业分配而没有毕业就结婚,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更何况是嫁给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
我们不必去指责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结婚一事,毕竟,他们已经成年,他们也有能力承担他们的婚姻。卓苗已为人师,据我了解,揭东的教师工资加上补贴,一月有将近一千元的收入,这对于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是完全可以的。他们不是小孩子,更不是冲动,他们是清楚地考虑过的。或许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婚姻,带着一定的功利色彩。但反过来想:他们只是为了毕业后能走到一起,为了他们的爱情有个美好的结局,难道我们的社会就不能多那么一点的包容心么?退一步来讲:即使悦容毕业以后回到她娘家揭西,也一样有分配,工资也不会比揭东少。只是为了毕业后不想两口子这样揭东揭西地来回奔波,又谈何功利呢?难道揭东教师个工资比揭西教师的工资高了好几百?
另外,大学生结婚,有以下好处:第一,大学生结婚有利于增强同学间感情。同学间、师兄弟姐妹间交流结婚心得,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感情。第二,大学生结婚有利于积累人生经验,提高各项能力。大学生结婚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生活压力,可以积累大量认识经验。第三,不会举行隆重婚礼,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如今结婚讲排场,动辄几万几十万,使社会形成一种恶性攀比的不良风气,大学生婚礼较经济,同时参加婚礼的均为同学好友,少一份媚俗,多一点纯洁,不必在婚礼上还看老板或上级眼色,给将来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即使讲给孩子听也能让他(她)被那份纯洁所感动。同时可以打击许多影楼价格高昂的嚣张气焰。这都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也不想列太多的好处了,结婚只是个过程,没出校门就结婚也只是个偶然现象。总之,比非法同居好吧。结婚是男女对爱情的理想归宿,是有责任心男人做出来的事,总比有的男生害女友怀了孕,却逼人家去流产好吧。
我亲眼目睹过不少在校的恋人,毕业不久就分手的事。潮州师范04届一男生,我一师兄,读书时跟女朋友谈了3年的恋爱,但毕业不久后分道扬镳。悦容在文中也说到:她不想和老公分手,她更不想一毕业就失恋,所以,决定在没有毕业的时候就结婚。她是勇敢的,她没有向现实低头。在潮州师范,她也开创新一代大学生在校结婚的先河,这也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新思想。(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在校恋人都去结婚。)
大三老女人,结了婚,就好好去爱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附原文如下:

大三,她成了黄太太

潮州日报报道:


  上周末下午,我在编辑部收到一位读者的来稿,文章用随笔的形式记载了她在登记结婚时的心情。里面写到:公元2006年10月9日上午10点35分,我们在民政局登记结婚了,我会记住这一刻。赵悦容终于嫁给黄卓苗了!大三,我就这样把自己嫁掉了,那么天真而又那么坚决!……文章很简短。可从文字中我读出了她对婚姻的茫然。尚未毕业,为什么想结婚呢?尽管这发生在教育部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一周年之后,但是,她这一举动在学校还是首开记录,那么学校的学生对此又有什么反应呢?看完文章我萌发采访她的念头。当即,我拨通她的电话,她正在开会。当我说明来意,想不到她欣然答应,并约好见面时间。
  第二天,我应约来到她所在的学校,她已经在门口等候,她真的很年轻,毕竟,今年才22岁,可眼前的她已经成为黄太太了。此时的我并不感到惊讶。
  我们来到学校的草坪坐了下来。我说,你老公也在学校?她说没有,他今年刚毕业的,如今已经在揭东他家乡的一所山区初中教书。原来,你们分居两地,既然现在分居两地,为什么不等毕业后才结婚呢?
  小赵问我有没有看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的小说。里面真实地描绘了当代大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为了毕业那天不失恋,所以,她选择结婚。因为她看过,听说过很多大学生情侣在毕业的时候失恋了,几年积攒的情感随毕业的到来说没就没了。因为很多学生由于毕业分配不能走到一起,在现实和情感面前他们屈服于现实,因此不得不分手。小赵说,她老公比她高一届,在大一的时候,她在学校诗社认识了老公,当时她老公是诗社的社长,由于共同喜欢文学,所以,她和老公走得很近,这也是她的初恋。因此,她很珍惜。由于她和老公来自不同的地方,明年她就面临毕业分配了,她不想和老公分手,她更不想一毕业就失恋,所以,决定在没有毕业的时候就结婚。
  这时候,她的老公来电话,她在电话中聊了一会后说,我老公想和你聊聊。说到她的老公时,小赵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她告诉我,现在称呼老公还真有点不习惯呢。我接过电话问,你介意我对你妻子进行采访吗?他说不介意,只要小赵同意,他没有意见的。一切由小赵做主,看来,他是一个体贴妻子的老公。
  他说,其实他们根本没想到现在就结婚登记,因为他才刚刚开始工作,而小赵还没有毕业,这婚结得比预期要提早三、四年的时间。但是,之所以想到结婚,主要是因为他的家在揭东,而妻子的户口在揭西。他们想通过结婚的方式,到时小赵毕业的时候可以不用哪里来回哪里去,而可以以婚姻的名义使两人走到一起。
  听了小黄这么说,我明白了小赵为什么在文章中流露出对婚姻的茫然,我理解为什么小赵在文章中说到结婚时不该郁闷的,特别是嫁给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可当她在上当代文学课老师讲高晓声的《李大顺造屋》时,她突然哭了,也许是突然意识到了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落在爱情肩上那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问小赵,你结婚了,你父母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提到她的父母,小赵此时语不成声,她说当她将结婚的打算告诉父母时,父母很是生气,因为从小她就很受父母的疼爱,父母为了她能出来读大学,而让初中毕业的弟弟外出打工以帮助家庭。父母这一举措在她们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山区是多么不容易啊。因此,小赵很感激父母对她无私的爱。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她快毕业了,而女儿却说她要出嫁了。这怎不伤父母亲的心啊?小赵说,尽管在她的说服下,父母勉强同意她结婚,但是,她心中一直充满对父母亲的歉疚。小赵说,她会用一生来报答父母的。
  小赵说,结婚是她考虑很久的事,她真的很想毕业了就能分配到她老公所在的地方,一起为山区的基础教育尽心尽力。因为如果不能和老公在一起,那么按照她老公目前的收入,毕业了还两地分居来回跑,那么他们的工资是很难支撑的,更难说全身心投入工作了。所以,她真的期望这次以婚姻的名义既能让他们的爱情修成正果,还能给她的分配带来机遇。
  在和小赵聊天中,我还来到她的宿舍见到她的同学,她的同学对小赵的行为认为可以理解,有的认为如果和一个值得去爱的人在一起,没有毕业就结婚,其实这并不会影响学习;但是,更多的同学对小赵的行为表示能理解,但她们说,没有毕业,她们是不会考虑结婚的。
  在采访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小赵为了毕业分配而没有毕业就结婚,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吗?还有多少人为了毕业分配而提前结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几张旅游照片
后一篇:作XX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