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NO864:《贫民富翁》闪动的艺术锋芒?
作者:黎明
http://ent.scol.com.cn/newpic/200903/20093231012033.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9/03/31/ently030.jpg
近来,内地上映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深受影迷的喜爱和影评人的热捧!试想,《贫民富翁》靠啥魅力横扫奥斯卡八项大奖?该片故事情节明快、扣人心弦和跌宕起伏,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和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该影片可谓融
“史上最佳的101本小说”原著和极具流行气质的印度嘻哈乐为一炉,终引发了贫民窟与百万富翁间的“边缘”命运和生活“落差”的思考,并以耳目一新的艺术视觉和令人深省的生命哲思呈现——
原来,在《贫民富翁》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之前,就获得美国编剧工会奖,可见其剧本的扎实功底。故事梗概:一位在贫民窟长大的端茶递水的青年,凭借什么能“过关斩将”?是执着的追求伴着不灭的梦想?终人生直逼“百万大奖”。随着剧情逐渐的展开,一幕幕苦涩的回忆、贫困的真相和坚韧的信念——揭示了印度贫民窟里的磨折人生和真实生活,尤为可贵的是展现了杰玛的善良、真诚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影片以纪实的手法、起伏的悬念和励志的元素叠加,直刺眼球、给人震撼!
《贫民富翁》:横扫奥斯卡的艺术“刀锋”?生活磨砺了真诚的心灵,点燃生命不息的梦翅 。随着《贫民富翁》画面的展开,开场的追逐戏——低矮的贫民窟,狭窄的街道,杂乱的人群,混浊的河水,惊飞的鸡鸭,遍街垃圾……影片以独特的“电子嘻哈”音乐与动感的印度影像搭配得天衣无缝。故事的结尾,影片揭示出主题——人们生活在触痛心灵的“城市边缘”!回望人生,杰玛是获得爱情?还是成为百万富翁?抑或两者兼得?
正如影评人loki认为:“丹尼·博伊尔是英国当代最好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深入批判当代社会结构下的人性黑暗,不管是《猜火车》中的嗑药青年,没有明天的生活态度;还是《28天之后》中的世界毁灭,呈现出文明的无用。他总能用电影道出观众心中的无力感,却又带来希望……”
原来,《贫民富翁》的原著小说《Q&A》是由印度外交官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创作的。在小说架构之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则关于一个英国军人遭指控作弊的丑闻,加之一则印度贫民窟的孩子已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报道……于是,灵光一闪,决定在小说中让一位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贫民窟小子参加难度十分高的“益智问答比赛”,将‘街头’知识与‘书本’知识这两个主题结合,创作了《Q&A》这本风靡世界的小说。
小说2005年一出版即大受好评,目前已售出三十七国版权,荣获2006年有声书奖、2006年南非年度最佳平装书波克奖及2007年法国书展读者票选大奖,并入围2006年不列颠国协会最佳处女作奖。更入选Exclusive
Books网络书店“史上最佳的101本小说”,《Q&A》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三月将在内地上市。深刻剖析《贫民富翁》——“不是告诉你一个虚假充满塑料味的完美世界的不负责任的乐观,而是懂得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很不美很不酷的世界上,但在命运之外,人仍然有得选择的乐观。”
一句话,《贫民富翁》:彰显“边缘”命运的向上?
2009-03-31
友情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