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NO844:《团长》炮灰生命绝望人性的“史诗”?
标签:
《团长》演绎炮灰生命绝望人性的“史诗”杂谈 |
作者:黎明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9/03/08/ec090308024.jpg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我的团长我的团》
http://www.chinagsmy.com/3/images/image/DSC01631.JPG
腾冲国殇墓园
故事发生在云南省西南边陲重镇腾冲。1944年5月,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全歼守城日军6000余人,远征军亦阵亡将士8000余人……(为纪念捐躯英烈,腾冲人民在叠水河畔小团坡修建了国殇墓园。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有人说,这是作家兰晓龙扛着一箱箱白酒到国殇墓园“浇洒”出来的故事。
有人称其为电影式的“电视剧大片”——1942年,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聚集于收容站: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等等,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主人公不是正规远征军,可将他们定位为“散兵游勇”溃军——“灰头土脸,插科打诨,有时猥琐,比边缘更边缘,比绝望更绝望。江山是他们的,也不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也不是他们的……“上等人”的谈笑间,生命灰飞烟灭。
剧中为“还原”战争逼真的效果,导演康洪雷真可谓不惜血本和煞费苦心——用到的枪支、炮弹、炸药诸如M1步枪、60式迫击炮、巴祖卡火箭弹发射器、马克沁重机枪、斯登式冲锋枪、92式重机、七十七式狙击步枪、汤姆逊机枪。还有中正枪、三八步枪、九二机枪、歪把子机枪等……烽火狼烟、炮灰生命和震撼人心!不过,有人也说剪辑 “剧情太乱”,如果没看过原著小说,很多都“看不懂”。 “不太明白要说什么,一下子呼啦出来十几个人,谁是谁也不太能分清。”
和禅达已只隔一座叫南天门的山和一条怒江。日军追来,龙文章破釜沉舟、砍断渡缆,带众人冲上南天门迎战追来的日军!由于川军团的顽强牵制,怒江东岸防线及时重筑,日军挟高处之势一掠到江东进而直捣重庆的可能性被颠覆,惨烈一役后龙文章率众乘木筏在东线炮火掩护下渡过怒江,一千人的部队只有二十二人"回家"。"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从此将炮灰团深深烙在历史长轴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死亡大战……加之,沧桑的旁白。
另外,孟烦了和小醉的感情戏也是看点之一:“他们的感情就是‘无奈’二字,是没有结果的一段爱情。后来小醉成了妓女,孟烦了无能为力,后来小醉还落入虎口……”唉,爱情残存了战争中最后的那丝温暖。在小说中,孟烦了是最后的幸存者,他背负着所有战友的灵魂而生活,特别沉重……兰晓龙说:“我想写一个主旋律的东西,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需要的,远征军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误解过,他们就是那个战场的主力,我想借这部作品向所有的中国军人致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