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NO811:欧美版《西游记》对名著玩颠覆?
标签:
欧美版《西游记》对中国名著玩颠覆杂谈 |
札记
元月1日,由德国和美国联合拍摄的奇幻片《美猴王》在德国SuperRTL电视台播出,该片居然赢得了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美猴王》的故事是,美国商人尼克·奥顿接到观音菩萨的求助,探寻失传已久的吴承恩《西游记》手稿。只有找到这本书,才能破除一个500年的咒语,否则世界将被毁灭。而奥顿精研《西游记》,知道这个咒语,但留给他的时间只有3天。就这样,他被带进了中国的神话世界,和拥有神奇力量的美猴王、猪八戒、沙僧一块儿,开始了拯救世界的旅程……华人女星白灵在片中饰演“观音菩萨”。
近年来,西方影视界对中国元素钟爱有加,取材于中国文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远有《花木兰》,近有《功夫熊猫》等,而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也成为西方的热宠……然而,欧美版《西游记》却玩颠覆——“观音爱喝马爹利;唐僧变成了高大英俊的美国学者;孙悟空虽是照样被压在山下,不过是座蒸汽山;猪八戒居然减肥瘦得可以看到肋骨。” 记得,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人啊!你根据你自己的情欲,把神创造出来了!”
徜徉于中国文学浩翰的海洋,《诗经》、《楚辞》和《诸子百家》仿佛像是一座座文化的灯塔。《唐诗》的浑厚,《宋词》的韵味,《元曲》的飘逸。不容置疑,名著传承了中国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就《西游记》而言——取经路上,唐僧的慈悲为怀和佛海苦渡,美猴王的斗妖降魔和机智果敢;猪八戒和沙和尚皆呈现着各自憨厚、诙谐等栩栩如生的艺术个性……《西游记》仿佛在我们心底荡起一道道艺术“神性”的光芒!
试想,欧美“文化大盗”来了吗?也许,欧美人认为玩“颠覆”名著,糟蹋几个人物,只不过是
“小菜一碟”罢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