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季羡林是一面明镜 学界大腕都该去照一照

(2009-07-12 13:18:18)
标签:

文化

    大师季羡林是一面明镜 <wbr>学界大腕都该去照一照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仙逝了,他以卓越的成就和坚守真善美的人格品质昭示着我们。季老先生的仙逝成为这几天中国的一大新闻,他的仙逝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众多国民的凭吊,不仅是因为他九十八年的孜孜不倦、著作等身的人生轨迹,更因为他用求真的毕生追求写就了这样两个大字:“做人”。

  今天中午,从CCTV10的《重访》栏目看到一个关于“武当论道”的节目,这个节目是关于一位著名二胡演奏家用弦音与一位“学术超女”展开对话的记录。节目手法新颖,弦音或婉转或行云或铿锵,“学术超女”手持话筒站在太极图中央解读弦声、解读道家、解读现实......“道家讲究的光不是耀眼的光,而是柔和的光,道法自然......”“学术超女”告诉大家人们在现实中不要太多功利......节目很精彩,声画和谐、弦声优美、观点突出。整个节目背后同样隐含两个字:“做人”。

    而季羡林老先生正是一位“做人”的榜样,然而,季老的仙逝很可能为一代风范学者画上了句号。

    我从事电视工作13年,接触了好几位学界大人物,他们中有经济学家,有法学家,有教育家,有数学家,有物理学家,当然也有“学术超女”。学者是泰斗,是灯塔,是模范。我们之所以仰慕学者,除了他们的学术成就,更把他们当做人生的榜样。

    看完《武当论道》节目,从节目里批判现实的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我茫然了......

    做事先做人,有些人在镜头里的确掷地有声,然后,现实中却为名为利而道貌岸然......唉!这就是现实。

    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仙去了,他留给了我们一代中国学者的骨风,季老先生就是一面明镜,希望当今学术界的所有的大腕们都去照一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