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之大在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在西藏戍边,我就随爹爹婆婆(我们老家湖北省公安县对爷爷奶奶的称呼)生活在长江边上的小村庄,从小就知道我们的村庄以外有一个很大的世界——它的名字叫“大武汉”,尤其是图画上宏大的长江大桥跨越两岸,令我神往......
1998盛夏,我奉命到湖北抗洪,经过武汉,直达我的家乡荆州,不知多少次跨过长江转战于公安、沙市间,每天睡眠只有4、5个小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大把大把的掉头发,两个月下来,原本浓密的头发变成了现在的稀疏。而对于抗洪大军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小意思,部队官兵不知要比我们累上百倍千倍的。在上一季的《第一次心动》里,我讲述了“我的第一次心动”是:“差点葬身于长江洪水中,从此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的确,那是一件令人后怕的事情,在我们到一个被淹没的大垸拍摄完新闻后,天已黑了,我们的冲锋舟在长江里漂游,大浪几经将我们吞噬,后来冲锋舟发动机突然熄火了,大家同时想到两个字:完了。然而老天有眼,驾驶员居然靠着我们摄像机监视器微弱的光亮将发动机修好,腾腾腾的发动机轰鸣声重新点燃我们一船5个人对生的渴望。同行的一位宣传部长靠仅剩的一格手机电池打通了指挥部的电话,随后广州空军做好了营救我们的准备,同时,当地营救队向长江岸边挺进,接应我们。又在风浪中挣扎了1个多小时,突然一个大浪将我们冲到一个湾道,一排刺眼的光亮直冲江面——是接应我们的队伍,我们有救了!......当我们重新踏上土地的时候,5个人紧紧地久久地拥抱在一起......后来,作为CCTV最后一位撤离抗洪前线的记者,我出镜报道了百万抗洪大军胜利回师的新闻,那种使命感犹如当年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报道一样。当我正要回北京的时候,接到通知,让我紧急赶往武汉,那里有一个人物需要采访,他就是靠一股子倔劲只身跳进长江堵上了管涌的王老汉。不久《新闻联播》报道了我采访的新闻“抗洪英雄王老汉,一人保住了大武汉”。王老汉成为了响当当的英雄,他一米八几的大个,硬朗的身子膀和那爽朗的笑声至今都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
大武汉,今天我将启程,期待又一次投入你的怀抱,等待我的是什么?我的心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