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2021-05-24 22:05:22)
标签:

著名学者

著名作家

余世存先生

作家温星

吃茶翻书专栏

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云南日报·大观周刊·温星专栏:吃茶翻书4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余世存先生作品两种: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出版: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清明后,谷雨前,出差西双版纳,上布朗山,探访老班章村。临行前随手拈书,塞进行囊。这是我多年的习惯,远行必带书,且不论路途中如何颠簸,也基本能入定端坐,不误翻读。上得茶山,偶遇一老同事,见我品茶间仍手执一雅致读物,不时翻开,于是讪笑,以“书呆子”打趣。一众数人皆乐了——我们此行的东道主,一家茶企,大名“无墨记”,“小名”即曰“书呆子”(注:实为企业旗下电商品牌)。
    常人口中绝对贬义的“书呆子”,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实为赞美。比如,此行一路“陪”着我的余世存先生,被誉为当代中国最富思想冲击力、最具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特别爱较真。当许多名家的写作都尽量向着潮流靠了又靠,贴了又贴,他却直奔毫无热度和流量的一些冷门领域而去——比如,研究节气,书写时间。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若是余世存忠实粉丝的读者,想必能猜到了,我这趟出差所带的正是先生的两部作品:《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二者之气韵与内核,恰与茶山本身以及茶山这种生活方式极为贴合,宛如天成。
    每年三四月间,全国茶商与茶客汹涌云南,皆因各茶产区已然进入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茶季。就节气与气候而言,此季中几大节点至关重要,惊蛰、春分、清明,以及谷雨。
    惊蛰,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年之起点。春暖花开,大地苏醒,蛰伏的昆虫和小动物们都从冬天的低调与消沉里探出头来,昂起身来。此时往往有雷,“春雷响,万物长”,犹如一声号令,所有生命都活了起来。在《时间之书》之惊蛰篇中,余世存先生分析,电闪雷鸣时,产生的闪电能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硝酸,进入土壤,进而成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于是,达到给农作物补氮的效果。每打一次雷,总有一吨到两吨的氮化合物随雨滴落到地面。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春雷的好处,先生讲得很清楚。不过,春雷有一种坏处也显而易见——容易引发火灾尤其山火,故春天总是各种火灾高发。话又说回来,即便一场山火吧,对播种而言,其实也并非坏事,焚毁的自然万物必又回归于大地,成为新生命的滋养。
    于更多的普通百姓而言,保持着更浓厚兴趣的,恐怕还是惊蛰节气中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龙抬头与惊蛰之关联也非常明显,连龙王爷都被这大自然的神力惊醒,抬起了头。抬起头干嘛呢?这让我联想到近代拿破仑的“东方睡狮论”,不管龙被惊醒,抑或狮子被惊醒,应该都是即将昂扬奋发成就大业的前奏。所以,二月二这天,中国人都爱理发,象征着“抬头”,好兆头。
    被惊醒的龙王爷,当然,还有更加重要的工作,那便是降雨,这需要跟前文已经登场的雷神同志有默契的合作。但“春雨贵如油”,这时候的雨水通常很少。滋润大地,滋润农耕中国整整一年的春雨,还在后面的节气中酝酿着。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余世存先生《节日之书》之春分篇,题目特别撩人——《情欲萌动的媒介》。他从“情人”入笔,开始了充满着少女气息的这一章的写作。他考据,古代中国许多朝代,都会在春分时节关注男女的情感与婚姻大事。根据西方学者运用中国阴阳理论研究,春分这天一年中阴阳首次势均力敌,对于人类的两性交往及性生活极其重要。少女易怀春且最爱美,会最先应和春天的气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让自己更健康、干净、水灵。少女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这是先生浮想的动人情景,我脑海里首先泛起的,则是唐代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事实上,古往今来,有情人遭“无情弃”的著名例子不胜枚举。当我感受到了个中的一丝伤感,时序便来到了清明。由于杜牧那首妇孺皆知妇孺皆诵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伤感氛围浓得化不开。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生机盎然情欲萌动的大好春光,怎么突然就伤感了,又是怎么突然就变成了祭扫祭祀的节日?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余世存先生分别以“节日”、“节气”为核而创作的这两部作品之间,多有重叠交叉,因为这两个概念本就异同并存。二著中,皆专章写了春分、清明、夏至等。虽系重复书写,内容却一脉相承,相互补益,并不重复。关于我对清明的困惑,《节日之书》之清明篇分析:春光太美了,可是太短暂,中国人易触景生情,叹人生苦短,这其中有对于生死的眷恋与哀伤。连尧舜禹这样的上古帝王都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后来的成语“视死如归”,即源于如是理念。最能解释国人这一清明现象的还是道家,老子说“出生入死”,万物滋生的大好时节,中国人却要花上一两天来接触死亡,来扫墓祭死,来入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哲学。读到这里,我真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我此番到西双版纳并登布朗山,本文开篇已言明,是在清明后、谷雨前。故,对于余世存先生两部著作中这两个节气的描写与阐释,我尤为留意。茶界素有“二春茶”一说,一为清明前所产,曰“明前茶”,一为谷雨前所产,曰“雨前茶”,二者皆为佳品。我们此行在东道主“书呆子”同学安排下所体验式采摘的新茶,当属此类。
    对于所有节日与节气跟茶之间的关联,余世存先生两著中涉及并不多。《时间之书》谷雨章节中,解释“二春茶”何以为佳时说,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之茶树经一冬之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故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此行,我跳跃式地读了余世存两部作品过半的内容,踏着泥土,行于茶林,脑海里却满是先生关于时间与节日、关于自然与物候、关于宇宙与哲学的种种书写。这六个关键词,无一不是架构起农耕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核心维度。我突然想到,茶,茶山,不正是农耕中国与传统中国最为具象的一个代表?数千年来,不管是普通农人出于最平常生理需求的喝水吃茶,还是文人士大夫明显带有阶层象征的高贵品茗,其实,也无不都关乎时间与节日、关乎自然与物候、关乎宇宙与哲学,自然,也关乎最最现实的人间烟火与最最世俗的底层生活。
    《时间之书》与《节日之书》,恰如那传说中布朗山上的老班章,韵味古雅,润泽深厚,回甘悠长。两书美好如斯,也绝不可忽略还有另一重原因,那便是老树的插图与配诗。不画漫画、不写打油诗的老树,不是一个哲学家。由作品观之,老树与余世存堪称最佳“CP”。两位其实我都还无缘得见,不过,我猜想他们一定儒雅气相近,书呆子相投,相知相惜,足以交互肝胆。
    《节日之书》中,我随手翻到一首老树先生的小诗,抄下来,作为本文结尾,分享给朋友们吧——
        有风吹过平野,
        有花开在山前。
        不闻世间大事,
        独自播种丘田。
春分情欲萌动:关乎两性、自然与哲学的“时间密码”
【主编/张敏 执行主编/刘珈彤】

温星专栏·吃茶翻书,大观周刊,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温星,媒体文化主笔、阅读推广人,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开明文学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