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

(2018-10-18 22:37:51)
标签:

春城晚报

悦读周刊

文化主笔温星

宋徽宗传记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
春城晚报·悦读周刊·文化主笔 温星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宋徽宗》
作者:(美)伊沛霞
出版: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8年08月

      谁是“千古一帝”?许多人会回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等等,不一而足。但若问谁是中外艺术史上的“千古一帝”,答案则是唯一和毫无争议的——宋徽宗。这位“书画双绝”、甚至被捧为“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皇帝,在传统的史学观里,向来被视为极昏庸、懦弱、好色的代表。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忧郁的气质和满腹的才情,又是怎样影响着北宋的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引进版权出版的《宋徽宗》一书,以50万字的篇幅,试图对这些谜题进行回答,并由此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艺术家皇帝”形象。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

    《宋徽宗》作者伊沛霞,美国著名学者、汉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她致力于宋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之前所著《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积累文化:宋徽宗的收藏》等作品在西方学术界颇具影响,并因此获美国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而当几年前《宋徽宗》英文原版刚问世,美国便有学者评价:“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作者)之后,还没有一流学者撰写过这样兼具学术高度和叙事技巧的著作,让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都能沉浸其中。”

    宋徽宗赵佶(1082-1135),1100年-1126年在位。作为西方第一部、也是在国内出版迄今最为详尽的大宋王朝第八位皇帝的传记,《宋徽宗》与大量历史人物传记具有根本区别:——作者凭借其现代史家之眼,抛开中国传统史学符号化的道德指责,以“了解之同情”的现代学术立场与现代政治观点,从宋徽宗自己的视角出发,勾勒出宋徽宗天纵奇才与昏聩帝王的双重形象,同时,再现了北宋末期的历史与时代风貌。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

    宋徽宗的瘦金体,在中华书法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其《瑞鹤图》《池塘晚秋图》《雪江归棹图》等国画作品亦享誉千古。伊沛霞教授一一对其进行考证,并对宋徽宗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予以辨析。借此,又对宋徽宗亲自负责的北宋的“宫廷艺术家”制度做了一番细致的观察,北宋崇文抑武的朝堂格局和统治体系的利与弊从中得以浮现。

    “透过徽宗的眼睛去观察他的统治。” 在中文版序中,伊沛霞强调,并如是阐发:“我们可以把他看作一个人,一个有着喜好与厌恶、天赋与兴趣、盲区与弱点的人……我试着写出,徽宗的性格并非在十七岁登上皇位时就一成不变,而是被丰富的经历所塑造。我思考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世人怎样看待宋徽宗,以此去理解徽宗的选择。”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

    值得赞叹的是,对于宋徽宗身上大量被过分演绎乃至存疑难考的故事,包括一些权威史书文献所记载的内容,伊沛霞在写作时一律予以摒弃,绝不为了吸引眼球而牵强附会,敷衍成文。为此,还在书后专附一文进行说明,比如对于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传说,文中就结合《水浒传》、《大宋宣和遗事》、《浩然斋野谈》等相关文学作品和文献的记载进行考据、分析,得出结论是李师师比宋徽宗大好几十岁,民间津津乐道的香艳传说纯属杜撰。

    本书厚达600多页,令人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最后120页均为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西方优秀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宋徽宗:中外艺术史“千古一帝”
【2018年10月18日 春城晚报·悦读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