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星:一本书何以读懂范稳?
标签:
春城晚报悦读周刊主笔温星著名作家范稳范稳自选集 |
分类: 【随笔专栏】 |
一本书何以读懂范稳?
■主笔温星 春城晚报·悦读周刊
《范稳自选集》 作者: 范稳
天地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版,定价58元
五部作品中的前三部,合称“藏地三部曲”。范稳笔下的“藏地”,指滇藏交界处、以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澜沧江大峡谷区域,千百年来,这里始终为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所笼罩。进入
21
世纪,范稳开始了深入这片大地的田野调查、采访构思与写作,倾其情感与才华,历十年,终于完成。他写藏人的纯粹的信仰与爱情,写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写小沙弥由“人”到“佛”的苦难而又坚忍的历程……三部曲兼具大历史观的宏大叙事与微观细部的诗意述说,成为当代藏文化主题书写的代表作之一,也一举奠定了范稳一流小说家的文坛地位。
“这是人生最敢拼搏的十年,也是最为美好的十年,没有去经商,也没有去做官,只是潜心写作。”范稳感叹,“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或许就该是这样。”
自选集五部作品中的后两部,则属抗战题材,但绝非“那种攻城略地、杀敌三千甚至裤裆里藏着手雷的抗战”。这是范稳有别于其他许多作家,对我们民族抗战历史的一次再发现和重新书写。
自序中,范稳如是写道:“过去我在大地行走寻找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现在我在典籍和对历史老人的采访中找到写作的资源。现实是纬线,历史是经线,我在自己所处的坐标中瞻前顾后。既追寻那些飘逝的硝烟,发掘那些被遗忘或遮蔽的记忆,也观照当下浮躁的人心,以及时代的变迁。”
范稳的抗战,是“文化的抗战”,“无论是《吾血吾土》还是《重庆之眼》,
各位看官将会看到在战争年代那种凛然屹立的士气。士者,有文化的读书人也。士心不倒,民心从之。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抵御外辱之历史,概莫能外。”
这套“当代华语文学名家自选集系列”,又名“路标石丛书”,因为王蒙在总序里说不敢妄称中国文学里程碑,那么,“叫路标石就好”。但天地出版社的“野心”不可谓不大,“一本书读懂一个作家,一套书读全整个当代华语文学”。之前,该丛书已出20多部,陈忠实、刘心武、史铁生、韩少功、阎连科、王安忆……入选者无一不是当代大家。
若论选入作品的完整程度,范稳可谓“吃了大亏”。因为,他常年致力于长篇小说,所选作品也全为长篇,而其他名家自选集中都是长篇及中短篇小说兼备,甚至还有散文,相较而言,删减程度自然小得多。
范稳的上述五部长篇代表作,总计160多万字。但由于自选集篇幅所限,每部平均仅选十余万字,对范稳而言,“这是一件剔骨去肉的工作,把自己搞得内心鲜血淋漓。”但他还是尽量保持了每部的故事机构、人物命运的逻辑性和阅读美感,“至少可以让读者看到写作者的创作历程,看到我所反映的藏区历史与现实、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某个侧面,看到某些我所描绘的人物跃马横枪、浪漫血性的身影。”
话虽如此,是否真能如出版社所期待和标榜的借此便“一本书读懂范稳”,只有读者自己去读,去体悟了。
后一篇:古琴何以载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