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星入滇记
温星入滇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246
  • 关注人气:16,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不在大,有书则灵;书不在多,读懂就行

(2014-11-14 17:39:55)
标签:

娱乐

分类: 【随笔专栏】

房不在大,有书则灵
■温星


 
  小时候特穷,和爸妈在四川自贡老家住勉强算两室一厅的旧平房,每月向房管所交租。读黄世仁的课文,就恨恨地想,那从不知公母的所长肯定跟这地主老财是一伙儿,至少也姓黄。

  我那间屋有点不堪入目,破旧的书包、恶臭的球鞋和袜子、锃亮的铁环、自己做的大小悬殊的弹弓和弓箭、满地的玻璃球、永远都扫不干净的面包屑和瓜子壳,还有随时来散步的壁虎和四脚蛇。

  我把这叫作书房。因为角落里有个书柜,当然,很旧,里面四格满满的都是书,当然,多数也都同样很旧。抽屉上有个隔板,可以抽出来,书桌也就有了。书柜之上,是一个天井,阳光照进来犹如一束追光,合二为一的书柜和书桌便是我的舞台。

  那时我便坚信,不管舞台或大或小,或简陋或辉煌,我都会是永远的主角。如此信心,当然是素未谋面的老朋友给我的,小仲马、普希金、鲁迅、徐志摩、泰戈尔、三毛、金庸……

  这些朋友更让我内心澄净,从不以穷酸为苦。

  是的,我从小就是个澄净的小孩,但这并不妨碍我曾多次,咳咳……多次悄悄地把书店里的书塞进裤裆,再悄悄地带回我的书房。后来,一个叫孔乙己的朋友告诉我,这绝对不算偷,这叫“窃书”。

  对了,那时我的书房就有名字,叫“吊脚楼”,如你所料,这当然跟沈从文有关。不过,更主要还是因为我家旧平房的地基倾斜,有一边是用几块很大的石头支撑起来的,中间有空隙,长出野草,是流浪猫和老鼠的战场,是我看动物世界的剧场。

  既然书房叫了这名儿,我就顺便给自己取了个“吊脚楼散人”的“号”。听起来有点像“竹林七贤”那样的世外高人,超然物外,放浪形骸——这,是我至今仍在梦想的人生境界哟。

  梦没醒,我就从自贡出走,到成都,到昆明,终于在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安定下来。不管租房还是购房,我第一个考虑的都是一定要有书房。

  如今,新房里的书房依然很小,小到我收藏的一些摆设和书画都只能请去客厅或过道,所以看上去特别简洁。书肯定是不算多的,因为一部分在老家,一部分嘛,在脑子里。

  书房的主角当然是书。但有朋友来时,我总喜欢拿来炫耀的不是藏书,也不是自己写的书,而是一“石”一“木”:“石”,是一方长约两尺、宽约一尺的苴却砚;“木”,则是我那张整体原木的书桌,材质是台湾杉,据说和红豆杉一样珍贵,国家一级保护。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真的喜欢,反正我觉得这两样都是霸气侧漏。不过,在书房里,它们终归只是配角,终归都是在为书做点缀,或者说为更多地读书、更好地读懂书提供服务罢了。

  正所谓:房不在大,有书则灵;书不在多,读懂就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