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烧伤男婴的生命坚守
生命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爆发坚强。
10个月的尧尧,在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下午,被重度烧伤,全身50%的皮肤坏死,医生断言活不过24小时。
痛啊,痛到了骨髓。但他很少哭,因为痛到哭不出来。父母曾经绝望,家中老人更是已彻底放弃。
可是,尧尧,依然用气若游丝的一缕呼吸,坚守着残缺的生命,坚强地活着,直到今天。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他今后将面临着无数难以逾越的坎,未来是那么渺茫。
“书剑温星”为您呈现一个立体真实的七彩云南。欢迎关注,欢迎交流。
在微信中搜索“shujianwenxing”,或点击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定订阅。

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努力活下去
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前,范丽芬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3个儿子,承欢膝下,她想像着,等他们都长大了,她的好日子也会来的。
然而,生活却在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下午,给了她致命的一击。
范丽芬回忆,今年9月10日,最小的儿子尧尧刚满10个月,她把他放在沙发上,手机也放在那儿。不知怎么回事,沙发突然烧起来了,火苗瞬间蹿到尧尧的身上,右半身立即烧了起来!
一切都是那么的猝不及防。尧尧被重度烧伤。但在经历多次病危的生死临界之后,他依然挺了过来。
他对生命的坚持,就像他的母亲和所有好心人的等待一样,片刻未曾停息。
让我们期待奇迹能再一次降临在这个不幸而又坚强的孩子身上。

徘徊生死线
今年10月17日清晨,昆医附二院烧伤科3病区1床,晨光一点点照亮病房,照在一个小小的隆起的白棉被上。
这一天,离尧尧被烧伤已过去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医生多次告诉他的母亲,孩子不可能坚持一个月,院方也多次下了病危通知。但是,他还是挺过来了。
尧尧小小的身子蜷缩在病床上,左右手掌、右腿和头部均被烧伤,全身上下缠满了纱布。我们去看望尧尧这天,他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再一次坚强地挺了过来。小小的他,除了在上药时发出一两声细弱的呻吟外,一整天都是安静的。
对于母亲范丽芬而言,9月10日那个闪电和风雨交加的下午,无疑是迄今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噩梦。
范丽芬是宣威市龙滩镇大河村人,夫妻两人育有3子,均未成年,丈夫在外打工,她则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尧尧出事前,刚刚满10个月零几天。
那天下午,范丽芬抱着尧尧在小街玩。这时下起了雨,想起刚洗的衣服晾晒在外面,她急忙回了家。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天边不时划过一道道闪电。就在她将儿子放在沙发上出去收衣服时,噩梦突降。
“两岁的二儿子跑出来叫,妈妈,烧起来了,沙发着火了,弟弟烧着了!”范丽芬一下子就懵了。她迅速跑进屋里,见沙发已经成了一个火球,小儿子全身都是火,已经哭不出声。
情急之下,范丽芬一把抱过尧尧,“塞”进卫生间的大桶,将他身上的火扑灭。然而,尧尧右半边身体从头到脚的皮肤已全部被烧焦,左半部的身体也不同程度烧伤。
直到今天,范丽芬也想不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火灾?她猜测是这部山寨手机爆炸引起的。但她还是不明白,手机当时并没在充电,怎么会爆炸?
在尧尧烧伤后,范丽芬最后在沙发上发现了已经烧焦的手机,这是她花300元买的。接到报警后,警方根据现场的证据情况,认为无法确定此次着火的原因。
放弃与坚持
面目全非的尧尧被送到当地医院,当时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就只有一口气了,特别微弱。”面对重度烧伤的尧尧,两家医院均拒绝收治,直到晚上10点,第三家医院才收下了尧尧。尧尧当即被送入ICU病房抢救,同时,院方下了病危通知。
由于尧尧全身大面积烧伤,护士很难找到血管给尧尧输液,打了7针后,总算找到了血管。次日,又给他做了手术,通过静脉穿刺,埋了留置针。尽管这样,尧尧的呼吸依然很微弱,甚至没有啼哭。
“医生说已经尽力了,叫我们不要抱太大希望,这个娃娃活不过24小时,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残废。”范丽芬欲哭无泪,肝肠寸断。
出事的当天,范丽芬的丈夫从昆明赶回。尧尧入院后的第三天,院方表示没有更好的办法。当日下午4点,夫妻俩用一床小棉被裹着尧尧,回了宣威大河村。
出人意料的是,看到孙子被烧得奄奄一息,尧尧的爷爷、奶奶不让孩子进门。无奈,范丽芬只好抱着孩子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搭起一个棚子。尧尧一直都只有微弱的呼吸,始终没有啼哭一声。
在简陋的棚子里,母子俩过了4天。看着儿子,范丽芬天天以泪洗面,她不知道儿子还能支持多久。第三天,尧尧在经历了那场劫难和来回的折腾后,竟然醒了过来,因为疼痛,他不停啼哭,也开始吃点牛奶。
“就算是活下来,将来怎么办?治疗是个无底洞啊!”儿子醒了,知道疼了,能吃奶了,这让范丽芬无比欣喜,却也更加悲伤。
秋越来越深,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范丽芬再次将孩子抱回家 。听着孩子因为疼痛啼哭,老人们越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劝儿媳放弃。范丽芬觉得,老人的心态也情有可原,“毕竟我还有两个儿子要照顾,他们不敢想象将来这个娃娃治病要花多少钱。”
但是,尧尧依旧活着,每天痛得啼哭不止,也会吃东西。范丽芬看着儿子那么小,却那么坚持着自己的生命,不忍心放弃,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啊!

“我会陪着他”
曲靖当地的医院已经不接受尧尧了,揣着1万多元钱,范丽芬决定带他到昆明的大医院。9月17日,医生断言只能坚持24小时的尧尧已坚持了7天。这一天,他住进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此时的尧尧全身皮肤50%的面积烧伤、坏死,呼吸道有吸入性损伤,右侧颅骨外露,右腿和右手面临截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入院后,主治医生就告诉范丽芬,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被烧得如此严重的病人,何况还是一个仅10个月大的婴儿。当天,院方就下了病危通知,并将尧尧送进重症监护室。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几天后,尧尧生命体征渐趋平稳,便被转到了普通病房。范丽芬越来越为自己小儿子坚强的生命所感动,“他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陪着他。”
就这样,每天不停输液,尧尧的食物就是一点点水和牛奶,也经常因为疼痛而啼哭不止。每天,范丽芬都在担心和惊惧中度日,她害怕会有那么一刻,儿子突然就离她而去。
烧伤极易感染,尧尧入院后的10月初便感染了。“肚子胀鼓鼓的消不下来,体温一直很高,一直不停地哭闹。”看着儿子这样,范丽芬心如刀绞,但她也无能为力。她知道,感染意味着什么。
医院再次下了病危通知,主治医生找到范丽芬,希望她能转院治疗。“我不能再给娃娃转院了啊,这样太折腾他了,我就希望医生能尽力,如果娃娃不行了,我也不怪他们。”
在范丽芬的请求下,尧尧继续住在医院,每天除了输消炎药外,什么都吃不进去。
令人欣喜的是,5天后,尧尧又挺过来了,感染现象在慢慢好转。医生也提出,这是尧尧植皮的最好时机。但是,这也意味着,孩子上了手术台后,可能再也下不来。
范丽芬决定给尧尧进行这次手术,“我希望他能挺过来,挺过来就能在这世上多活几天”。
10月14日清早,尧尧似乎知道自己将面对最难最难的一关,他不哭不闹,非常安静。早上7点,小小的身子被医生抱进了手术室。这次,医生要为他的腿部和手部植皮。
范丽芬不知道儿子能不能闯过这一关,她在手术室外坐了很久,祈祷老天有眼能保佑手术成功。直到天黑,医生出来了,告诉她:“手术很成功,现在孩子体温有点高,要等一会儿才能推出来。”
尧尧又一次度过了难关,他生命力的顽强,令医生们吃惊甚至感动。范丽芬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她想找个地方嚎啕大哭,她说不清自己当时是什么情绪,就想快快见到儿子。 
努力活下去
尧尧挺过了手术,在次日凌晨回到了病房。他没有啼哭,呼吸也很弱。手术后两小时,麻醉过了,尧尧疼得啼哭不止,范丽芬不停掉泪,她恨不得替他疼。
尧尧没有吃一点东西,通过药物和输液熬过了两天。10月17日早晨,全身裹着纱布的尧尧开始吃点牛奶。他似乎知道母亲的坚持和好心人的帮助,一直都很安静,医生来为他上药时,他才会哼上两声。
短短一个月,尧尧的医疗费已经花去了8万多元。范丽芬说,其中有2万多元是好心人和亲戚朋友给的,如今,还欠医院近6万元的费用,对她来说,这是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尧尧的病情也不乐观。院方能够为他修复手部和腿部的皮肤,但是按这家云南三甲医院中最好的烧伤科的医疗条件,依然无法修复颅骨皮肤,只能考虑再去省外的大医院继续治疗,但是,所需的巨额医疗费让范丽芬望而却步。
如果一切都顺利,尧尧也将面临着一个终生难题:手臂和腿部的截肢。“这个,对他来说太残忍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面对?”范丽芬掩面哭泣。
中午时分,窗外已经阳光热烈,照片中,没有烧伤前的尧尧笑得很灿烂。
孩子的坚强,让范丽芬感怀不已,也伤心不已。她知道,也许自己的所有伤心或者压力甚至愿望都是多余的,她现在只想,自己的娃在这世上活多久,她就陪他多久。
而尧尧,来到这个世上才340多天,他依然在挣扎着、努力着,尽可能继续活下去。
记者邓建华/文 周明佳/摄
责编高小进 图编高伟
【春城晚报·深度周刊/主编温星 邓建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