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星入滇记
温星入滇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50
  • 关注人气:16,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浪与坚守(“记者眼”)

(2014-05-22 15:29:05)
标签:

春城晚报

深度新闻周刊

深度事件

主编温星

记者温星

杂谈

分类: 【随笔专栏】

流浪与坚守 记者眼 温星
 

    偶尔会有刚工作不久的学生跟章超开玩笑,说老师你又演戏又教书,收入还没我高呢。章超总笑笑,从不生气。
    刚刚迈入而立的章超,现在是云南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话)演员团副团长,同时,还是母校云南艺术学校的外聘老师,教的当然也是话剧。他说曾面临许多诱惑,有机会向影视方面转型,但他还是最喜欢话剧,在话剧舞台上,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并挑战自己。
    女友是校友,本也是同事。但去年辞了职,正式成为母校的一名老师。高校教职比演话剧待遇更稳定,更好?当然。但章超说,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友更热爱的是讲台,“如果看重利益和稳定,我也完全可以去当老师嘛”。
    确实,选择了话剧这样小众的艺术事业,似乎就注定了相对的寂寞和清贫。而如果大多数圈内人士都耐不住寂寞和清贫,这种艺术形式必将更加走衰,乃至濒临绝迹。从这个角度说,官方的扶持必不可缺;但反过来想想,当一种艺术连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时,是不是应该更多从自身去反思?
    不管怎样,既然已经转企改制成为市场法人主体,省话被财政彻底“断奶”应该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此点,院长马捷早有清晰认识。但他认为,一定要坚持话剧艺术的纯粹性,要与市场接轨,但绝不能向市场妥协。在他眼里,诸如巴黎红磨坊那样的地方,属于典型的迎合市场的“旁门左道”,不是艺术,更不能代表主流文化价值。
    话剧艺术的尴尬处境自不待言。仅从省话在临时办公楼里“蜗居”已达8年、入驻新址仍毫无着落这一件事儿上,便可见一斑。他们排练时则更加麻烦,需要临时性地到处去租用,而比较好的场地,他们几乎都“租不起”。
    但报道里我采用的“流浪”的说法,省话几位领导和艺术家都并不认同。因为他们并不以此为苦,话剧就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坚守实在是难能可贵。
 
相关报道详见5月13日本报深度事件周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be8570102emth.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