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铺老板的救赎
2013年5月6日春城晚报·人物周刊
【封面】
H7N9禽流感来袭。虽然云南感染病例至今为“零”,但对于相关产业的沉重打击却无法避免。
以往的小长假,位于昆明繁华闹市区新闻路的篆新农贸市场内的王苹的鸡肉铺,每天至少都能卖出300多只鸡。而最近几天,生意最惨淡的时候只能卖十几只。
这是她第二次遭遇禽流感了,上一次直接歇业关门。这一次,王苹却没有向命运妥协。
“遇到困难时,如果不动不变只有死路一条!”她相信,禽流感是天灾,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一个机遇。
【正文】
王苹:禽流感是天灾,但未尝不是机遇
180只、130只、49.5只、30只、18只……眼看每日销售的鸡不断锐减,王苹觉得自己的生意垮了。尽管4月的春城已十分温暖,她却觉得有点冷,这些天她每天都要亏损千元以上。
难道自己苦心经营已小有名气的店铺,又要像8年前那样逃脱不了关门大吉的命运?
4月14日上午11点半,王苹和丈夫谭正文快步走出饭店,顾不上吃午饭,两人赶回家上网查装修队资料,带着一种混杂着轻松、紧张、担忧又快意的复杂情绪。
当天上午,他们刚刚听完《连锁系统创新与建立》的一堂讲座。
“企业遇到困难时,如果不动不变只有死路一条”,就是这一句话,让王苹决定,她必须要改变,在低迷的生意面前杀出一条血路。
此时,也是据官方发布H7N9疫情的第14天,原以为这是一场离云南离昆明很远的灾难,必然是云淡风轻,顶多吹起一些涟漪便将消失。然而此时,王苹却不得不承认,她已然是这场灾难的直接受害者——她位于昆明最繁华的篆新农贸市场中的鸡铺,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往常拥挤的人潮似乎如魔术般消失了,她清晰地意识到:人们甚至对鸡铺绕而远之。
5天后,云南省副省长高峰视察篆新农贸市场,特意在一家鸡店品尝花椒鸡,让民众消除对鸡的阴影。此时,对门王苹的店铺里却显得十分嘈杂,装修工正在装修。过往的人们可以看到店门上两张贴得十分显眼的通知。
整个通知长80厘米,宽50厘米,红底白字,一些关键词用了黄色,仅这两张通知王苹花了160元,她希望顾客可以看到她的决心。
在整个市场同行店铺还在坚持时,王苹的铺子却关门了,与8年前不同,这一次她决定重生。4月29日,王苹装修好的小店重新开张,店名从篆新团结多味鸡铺换成了小厨逸香,一个与鸡无关的招牌。然而5米8
的柜台,仍有2.2米在做招牌鸡的生意,无论如何变,至少现在她不愿放弃自己的拳头产品,也不忘为鸡正名,“云南的鸡是可以吃的,我现在每天都还在吃。”
风云突变,不可预知的灾难
4月4日,清明节。凌晨5点,天还未亮,空气里有着丝丝寒意,王苹一个人先到了铺子上,比起往年的这天,她已迟了4个小时。其实每一个节假日,王苹都要亲自上阵,这已是她多年的惯例了,节假日客人多,越忙越要谨慎,千万不能砸了好不容易挣来的招牌。点火、烧水、洗鸡,原本利落的动作在煮鸡时却迟疑了,原本预计这天最少要卖300多只鸡的,犹豫片刻后,她只煮了40只。
此时正是H7N9禽流感消息较为密集的时候。
就在5天前,她还做好了养精蓄锐大战一场的准备,那天王苹卖了180多只鸡。按照往年的经验,她知道接下来几天的生意会一天比一天好。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满怀期望之时,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5天后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江苏省南京发现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滁州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抢救中。
4月1日的生意可想而知,上午还有买鸡的人,越到下午人就越少了,王苹心里打了一个咯噔,这一天只卖了130只鸡。当天中午她听说发现了禽流感。
同天,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通报,中国出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回到家,王苹与丈夫谭正文赶紧看新闻,搜集相关信息。看完后,王苹舒了口气,上海江苏离昆明远得很呢!这些年来零零星星地总能听到禽流感的消息,但是并不严重,对人的健康似乎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况且云南历来都不曾被禽流感疫情殃及过,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吧?
尽管连着3天的生意都不好,王苹还是没有放弃4月4日这个清明节,只是仍旧有些预感,也没有起得太早。原本预想的火爆场面并没有出现,实事上,这几天来的情形,她也没有最初那么乐观了,只是想着应该不会太差。
早上8点多钟,王苹迎来了第一位客人,一个中年女士,买得不多,王苹打起精神像往常一样给客人了四包料包,一大袋鸡汤,还有一包印有店名店址甚至网站的餐巾纸。这是她的生意经,不论买多少,都一视同仁,“即使今天买少了,明天也会买多,做生意不仅口味要好,还要让顾客高高兴兴,感觉方便。”
太阳升起,客人依然很少。即使不是过节,平时周六周日此时也该排起队了,她家的生意在整个市场算是较好的。王苹对数字十分敏感,尤其是店里卖了多少只鸡,她清楚记得2011年和2012年中秋节店里的盛况,从凌晨1点多钟煮到早上7点,这一时段基本是她一人主厨,
300多只鸡将两边柜台全部摆满。5点20营业,7点40就开始排队了。队伍排上了隔壁市场办公室楼梯道,一直上了天桥,又从天桥下来。这样的排队要持续到下午,流动的队伍至少有50人以上,一个小时卖50多只鸡,仅柜台就有10个员工,后面还有25个人忙活,中秋这一天要卖600多只鸡。
去年元宵节,王苹卖了220只鸡,清明节卖了299只鸡,清明节比元宵节生意要好是一直以来的惯例。今年元宵节王苹卖了320只鸡,也就意味着今年清明至少要卖350只鸡以上才算正常。然而当天9点钟,柜台前依然冷清,1个多小时的时间仅有两个客人,几名老员工有些沉不住气了,频频伸长了脖子看着外面来往的路人,脸上带了焦急,“怎么没生意!怎么没生意!”
王苹也有些着急,开始庆幸自己早上没有多煮鸡,这个清明节的第一天她卖了130只鸡,不到去年的一半,甚至不及平时,即使是周一到周五,也至少要卖150只鸡以上。放假第一天的销售甚至不比平常,这场禽流感看来不像自己想得那么轻松!
两次挫折,生意都因禽流感垮掉
站在店里发呆的王苹想起了童年。自己平时就喜欢吃鸡,有喝鸡汤的习惯,与她的童年有关。这个生长于山城重庆铜梁县的女子小时候很少能吃到肉,偶尔去外婆家,半夜会被外婆叫醒吃炖鸡。在家乡有这样的说法,白天吃肉会吹风感冒,消化不了,要吃都是半夜吃。她始终忘不了那鸡肉与鸡汤的美味。
王苹还想起了2005年,当时的她在白马一农贸市场开了一家小店做凉菜,有夫妻肺片,有牛肉、棒棒鸡,其中主打就是鸡肉,这也是她第一次试水鸡肉美食。
然而仅仅3个月后,这家小店就关门大吉了,原因无他,就是禽流感。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一天顶多卖五六只鸡,有时甚至更少或卖不出。其实在开店前,禽流感的信息就已很多,但王苹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最后发现,的确不能逞能,而且也经营不下去了,只能关门。
尽管第一次卖鸡并不顺当,但她还是想坚持。2006年8月,王苹发现媒体不再集中报道禽流感了,于是在丰宁小区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卖鸡。一个小生意,要做好并不容易。也是从那时起,王苹真正将心思投入了进来。因为自己喜欢清淡口味,她做的鸡也都是加些药材清炖,每每想到什么方法,即使是半夜也赶紧用笔记录进行试验,起早贪黑,王苹渐渐有了不少回头客。尤其是老年人十分喜欢她做的鸡汤,经常端着自己的盆来打汤。
半年后,王苹觉得应该到更好的地方发展。2007年3月7日,她进驻人流量更大更具知名度的篆新农贸市场。从市场前面巷子的一家店铺再到市场后面两间相连的店铺,王苹的生意越做越大,也越做越专一,全部产品都与鸡有关。
到了2011年,她的店铺已小有名气,有人甚至花1.8万元购买她做鸡的配方,更有不少人看中了她的招牌要开加盟店。2013年时,已有22家和她签约,其中17家都已开店营业,其中一家远在福建。
王苹没有想到,她真的将鸡的生意做成了做大了,远远不是最初一个小农贸市场的小店面,更没有想到的是正在事业辉煌之时,生意却一下子垮了。
今年4月6日,清明最后一天假,王苹预备洗了160只鸡,然而当天只卖了49只半鸡,这几乎是她这几年以来生意最差的一天,“应该是到底了,怎么也不会比这更差了。”王苹想着,却没想到这只是开始,却远远不是结束,这一天起,店里就面临着亏损,亏房租、亏工资、亏原料……160只鸡卖了整整一周,最少时只卖了18只鸡,这如何不亏?直到4月的日历揭过,这样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这一个月,林林总总她亏了五六万。
王苹开始慌了,这种慌是整个市场所有同行的情绪,“可以说,禽流感真的让我的生意垮了。”
不甘失败,在困境中寻找机会
这一场禽流感将王苹弄得手忙脚乱,也让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店抗压能力太弱。每当有压力时,王苹喜欢去爬山,不过这样的时候并不多,但禽流感以来的一个月里,她和丈夫已经去了好几次猫猫箐。
怎么办?熬过这段时间?以后万一再来几场禽流感怎么办?早些时候王苹已隐隐有了开发新菜品的想法,丈夫并不同意,原因很简单:光是做鸡就已经够忙够累的,而且又有了众多加盟店,实在是没有那个精力。
此时,是否该尝试一些新菜品,但是做什么?怎么做?王苹没有丝毫准备,甚至拿不定主意。
真正下定决心是4月14日那天,她和丈夫听了《连锁系统创新与建立》的一堂讲座,一堂课下来,王苹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企业遇到困难时,如果不动不变只有死路一条。”是啊,禽流感是天灾,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她们这样的小店是经不起几番折腾的。
听完讲座,王苹和丈夫立刻达成了共识:必须要变!店铺重新装修,研发新的菜品,只要用心,一定可以像做鸡那样成功。像打了鸡血似的,两人来不及吃饭,直奔回家开电脑,搜索装修队的信息。
接下来的事情是繁琐的,王苹一下子憔悴了,很多时候,王苹的大脑都是混乱的,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想法充斥在大脑里,她和丈夫也有了分歧,尽管做了装修改换门牌的决定,但到底做什么?怎么做?一切都还很茫然。没有多少时间再准备了,五一之前一定要把店开起来,不能让顾客忘了她的小店,不能让竞争对手将客人分流,她开的不是大企业,耗不起时间,半个月是极限,装修队的施工她并不满意,返工了3次都没有达到她要的效果。就连取一个店名也是耗尽脑力,想了很多的名字,注册商标时却发现都已被别人占用了。加之太仓促,没有想好要开发什么菜品,王苹只能绞尽脑汁地想,然后不停地试吃。
3天的时间,终于将店名取好:小厨逸香。她希望这个不带鸡的名字能让顾客丢掉心理阴影和恐惧感,也希望顾客看到店名有亲切感,“就像自己家的厨房一样。”
4月19日政府视察禽流感后的市场,与王苹隔了两个巷道的一家武定土鸡专卖店里,店主小谢向视察的副省长高峰大吐苦水,尽管三黄鸡从18元一斤降到了13元一斤,生意仍然比往常少了三分之二,小本生意经不起这样的打击。
几乎市场每家做鸡生意的都在吐苦水。为了起带头作用,让市民不再对鸡避而远之,高峰在王苹家对门的店里买了花椒鸡,当场和一众官员吃了起来。
同一天,王苹正式关门了,请了装修队开始装修。即使关门也要吸引顾客,王苹贴出了通知,与一般市场内见到的A4纸大小的通知不同,王苹花了160元复印了两个巨幅通知:长80厘米,宽50厘米,红底,黄白两种颜色的字迹,强调了禽流感与新菜品,语气亲切调皮,没有一丝沉重感在其中。
不少人都十分钦佩王苹的决定,毕竟她是以做鸡而发家的,舍弃了她最擅长的,未必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王苹却铁定了决心,禽流感是让她损失了,让她的生意垮了,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个机遇,只有投入精力,用心做,她相信一定能成功。
这时,之前加盟的17家店只有4家还在勉力营业,营业额十分惨淡。其他加盟店老板或者去旅游,或者闲在家里以降低亏损成本。
积极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
今后做什么呢?王苹在随身的笔记本上随意写下几个菜名,苦思良久却又摇摇头。一定是市场上不常卖的,同时又是大家在家做起来非常麻烦的菜,更重要的是营养又养生,她相信清炖才是王道。
驴肉,王苹觉得这个应该不错,到市场上走了一圈,果然发现很少有人做驴肉。她和丈夫特意跑到石林去试吃,“太咸了,味道过重!”又试吃了几家,都没有吃到想要的口味。
4月29日,王苹把店铺门头上原来橘红色底白色繁体的篆新团结多味鸡铺招牌,换成了明黄色底红色的小厨逸香几个简单字。这一次他们准备推出6个新产品:毛驴肉原味锅仔、香辣味美纯驴血、筒骨原汤鲜肉丸、筒骨原汤鲜杂水、筒骨原汤纯猪血、筒骨原汤煨豌豆。
不过,虽然重新开业,但预计推广的新品却没有如期面市,从歇业到开门只有10天的时间,而这10天时间王苹更多时间用来操心装修的事上了,无暇他顾。提及这点她有着明显地懊恼,“我们被骗了,花了钱买的材料却不好,返工3次也没弄好,但是没有时间了,耽搁不起。”王苹没有时间好好试吃,研发新菜品,推出的6个菜没有一道能让她满意,“刚开始也不想卖得太好,因为味道都没调好,工人也只会煮鸡,不会做其他的,都还没上手。”没有做好的菜就大力推广,在王苹看来意味着将顾客往门外推,“我还得要几天的时间,还要再推新的菜,但这个事不能急。”说这话时,她蹙起眉头,别了别耳边的卷发。虽说不急,但市场的竞争,让她不能不急,“我们门牌换了,新菜又没做到最好,肯定会流失一部分顾客的,这没办法,但我有信心慢慢做好,做起来。”
为了给自己打气,也为了给员工信心,歇业了10天,王苹依旧照常发了4月份的工资。
不过柜台的最左面不到一半的空间依旧打着多味花椒鸡的名号,尽管市场形势还不明朗,卖鸡的柜台也只有一小半,王苹也依然放不下鸡,增加新产品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自己多年来的拳头产品。
“我自己还是一直在吃鸡,禽流感这段时间还去了好多次鸡场,亲自挑鸡。”
做这一行,王苹不像其他人那样小心翼翼,经常想着开发新菜品。5月4日,一加盟店打电话告诉王苹,这一天只卖了2只鸡。王苹有些无奈,她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忧,担心禽流感过去了,她们这些商户却没有鸡,可卖,那时就是真正的损失惨重了。在她看来,目前禽流感造成最大伤害的并非他们这些商户,而是养殖场,“对他们来说是灭顶之灾,像上海江苏或者其他地方发生禽流感的地方,政府还有补贴,但是云南没有发生禽流感,所以没有补贴,云南的养殖户算是遭了无妄之灾。”
这一行本来就是一环扣一环,养殖户见不到效益,也不会上新的鸡苗,最终产业链自然会断掉,在以做鸡起家的王苹看来,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禽流感疫情出现之前,王苹正构想将来买一块地,做养殖,将自己的小生意做成一条龙,最终因为禽流感而放弃,风险实在太大。
“说实话,这个禽流感没有让我过多的心慌害怕,也许这是件好事情,如果不是禽流感,不会逼着我去做改变,也许是因祸得福。”做了多年生意,王苹的商业头脑很敏锐:如果光卖鸡,大家不可能天天买鸡吃,消费的频率就会降低,增加其他产品,今天可以吃鸡,明天可以吃别的,竞争力也就强了,抗压也强了。同时,成功注册到商标,以后的加盟店也都统一了,更标准化,更具操作性。
她也意识到,不管做什么生意,不管做到多好,都会发生意外的事情,但是一切意外也都只是外在因素,只要积极面对,而不是坐以待毙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报记者 连慧玲/文 周明佳/图
责编/徐腾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