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

(2013-01-27 22:25:57)
标签:

春城晚报

人物周刊

地理周刊

盘点特刊

主编温星

分类: 【访谈对话】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

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

云南之最

 

    2012年的《人物周刊》人物云集,精彩跌宕。我们以“最”为标杆进行梳理,展示云南民众情怀,高远境界。

    回首过去的一年,总有一些记忆,总有一些面孔,让我们感怀,让我们铭记。

    从“救火队员”到云南的首个奥运冠军,郭伟阳顶着接连失误的压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助中国体操男队再次夺冠;从矿工小子到世界拳王,熊朝忠以执著和不懈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蜕变……这些传奇故事,堪称励志之最;

    伯特·查尔斯·狄家诺,一位七旬长者,远渡重洋来到云南,6年多来,足迹遍及十几个州市,帮助上百名农村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手术,其白求恩式的大爱惠及村民几万人,堪称济世之最;

    “不在申遗,就在申遗的路上”,作为“坚守之最”的梁永宁,是云南三大自然遗产的申遗专家组组长,全国共九大自然遗产,他就参与了6项;

    务实践行的“卧底局长”陈家顺,落户云南却莫名被打的先锋文学领袖马原,饱受争议的医生多点执业探路者李易……他们都有着与当下热点民生国情紧密相连的独特一面,堪称某个领域的《人物周刊》2012之最……

    IPAD版《云南人物地理》现已更新,在iTunes Store应用商店搜索“云南人物地理”、“春城晚报人物地理周刊”即可免费下载。轻轻一点,让我们再次开启一段奇妙旅程吧!   本报记者 徐腾中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 

【马 原】 
    马原最终选择落户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在那场轰动全国的被打风波之后,他依然坚信,南糯山,就是他大半生以来一直在寻觅的世外桃源。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

2012年2月27日《人物周刊》封面报道

    去年2月份,因为探望隐居曲靖市会泽被殴打骨折的好友洪峰,早已远离文坛的马原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之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被公认为中国先锋小说领袖的马原,这些年,浪迹于文坛之外,和老友洪峰也数十年未见了。在他看来,隐居状态中的洪峰被打,更像是中国纯文学作家生存现状的一个隐喻,令人悲怆莫名。“我觉得,云南是中国最好的地方之一,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可是为什么呀,隐居在几乎算穷乡僻壤与世隔绝的乡下的一位大作家,竟然会遭遇飞来横祸?!”

    就是在那次,我对马原做了独家深度专访。采访中,他透露了想到云南定居的念头——洪峰的被打,并没吓到他。

    几经周折,马原得偿所愿。2012年11月10日,他从西双版纳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即将入住南糯山上的新居,邀诗人雷平阳、小说家姚霏和我去喝酒。遗憾的是,我们三人均未能成行。11月15日凌晨,新居中突然闯入歹徒,他昏迷醒来后发出的微博震惊了全国:“没想到洪峰的惨剧在我身上重演!一个叫周海林的带领一伙恶徒来到西双版纳南糯山姑娘寨原中心小学将我围殴到昏迷,全身多处受伤。向全國人民求援!”

    年头洪峰,年尾马原,两位都是“空降”的全国著名大作家,而且都是在落户或即将落户云南时被打,历史怎会如此惊人的相似?和洪峰被打的残局一样,马原被打事件同样不了了之。

    为创作新小说《无穷》,马原暂时回到了海南。我忘了问问他,这个名字会不会是一种隐喻?故事里那些“无穷无尽的烦恼”,真的只是小说,还是现实生活影子的投射?

    不过,马原真是一个很豁达的人。被打事件之后一个星期,他就回上海参加过《收获》杂志的一个活动,面对媒体采访,已是阴霾尽扫谈笑风生,同时表示:不会追究殴打自己的人。那之后,他还转飞到深圳,在一所大学发表过一场文学演讲呢。

    不管如何,那个叫做南糯山的地方,依然是马原魂牵梦萦的乌托邦。他乐呵呵地告诉我,在海口家中写完新长篇,就会立即飞回西双版纳,在那里扎根。他说的是“飞回”,似乎那里才真的是他的家,他的心从来都没离开过。

    看来,沸沸扬扬却不了了之的“作家被打事件”,未能让受害主角退缩。或许,是因为那里有他的梦想,他的爱,那里就是他梦中的乌托邦。

 

【虎良灿】

    虎良灿说,他在文学上的天分远远不够,却始终放不下心底那个文学梦。现在,他不直接做文学,但致力于办好高黎贡文学节,这是他毕生最大的一个梦。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2012年12月31日《人物周刊》主打报道
   

    高黎贡文学节的灵魂,无疑是当代最重要诗人之一的于坚,但组委会主任是虎良灿。谈起去年12月底刚圆满落幕的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他充满感慨,“不容易啊,我们就想办一个干净的文学节!现在的有些文学节,很脏……”

    外界无从得知,已经坚持到第四届的这次文学节险些流产,因为拉赞助难。“实在没钱……就别玩了吧。”虎良灿曾黯然神伤地对于坚这样说。让他们特别欣慰的是,这次到位的赞助有整整十万,而第一届时只有4万,第二第三届各6万——行情一路看涨。

    虽然如此,作为事无巨细皆必躬亲的文学节操盘人,虎良灿从不拿一分钱。“我的老虎文化顾问机构除了具体参与的员工有一点劳务费,同样一分不赚。都是热爱!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文学,所以满腔虔诚,谁也不是冲着所谓的名或利来的。”

    虎良灿坚信,在包括于坚、韩旭、朱宵华、姚霏等志同道合的作家团队共同的努力下,高黎贡文学节一定会越办越好。“我们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了。以后的想法是,在文学节本身之外,再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开办一个高黎贡文学节讲习所,邀请最好的作家,在昆明举办文学讲座,或送讲座下乡;比如,创办一本杂志;比如,将高黎贡文学节升级为国际文学节;等等。”

    高黎贡文学节的名字是何含义?对于这个曾被无数人尤其是记者追问的问题,虎良灿援引首届开幕式上于坚以文学节主席身份所做的一番解读:“高”,指云南第一山高黎贡山;“黎”,是黎明百姓;“贡”,是贡献。办高黎贡文学节,就是要站在最高的精神高度,为老百姓和民间文学作出我们的贡献。
    “对,这就是我们的梦想与坚守。”虎良灿特别笃定,“如果可能,将永远坚守下去。”

 
【周云蓬】
    周云蓬连续获得中国诗歌界、音乐界的殊荣:人民文学奖的最佳诗歌奖,华语金曲奖的年度最佳民谣艺人奖……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说自己只是热爱写诗、唱歌、说真话。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2012年1月9日《人物周刊》封面报道

   写诗、唱歌、说真话——在周云蓬看来,这三件自己最爱最的、也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其实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因为,他写的诗,都是诗意而又充满哲理的歌词,他唱的歌,都是残酷而又超现实的大实话。

    这些年来,周云蓬自由地写诗,自由地歌唱,也自由地说话。在他看来,这,便是世上最基本的真理。但有时候,他会很有挫折感,比如,“很多地方不让唱《中国孩子》,《中国孩子》可以永远不唱,但是把中国孩子的事情管好了。微博上很多人说,不愿意听《中国孩子》这首歌了,听了就难过,人都有恻隐之心。”

    9岁那年,周云蓬彻底失明。但透过墨镜,他能“看”到许多人都看不到的东西,“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

    周云蓬说,他就像水,必须通过不断地流动来感知自己的存在,感知这个世界。24岁,他开始四处漂泊,1998年,他第一次来到昆明。他用自己的好恶标准去选择演出的城市,昆明、大理,云南,他从不曾离开,每年总要来多次,而且通常都是悄然来去,让粉丝们难觅其踪迹。最让他流连忘返的地方,还是大理,因为,那里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譬如在大理隐居的那一圈文化人、艺术家,欢庆、张佺、陈志鹏、刘枫、余世存、野夫、熊晋仁……

    “昆明太吵了,来大理住吧!”周云蓬总这么劝昆明的朋友。他期待着有一天能走遍云南的各地州市,并且和大理的艺术家一起,为大理出一盘专辑。

    他早期的作品《失业者》,唱的是餐厅服务员,每月包吃包住300块钱,仓库保管员,每月包吃包住500块钱,真的很底层,很现实;2007年的第二盘专辑《中国孩子》,一发布就引起反响,里面有更多记录现实和批判现实的内容,体现出周云蓬作为一个音乐公民对待现实的态度;《买房子》唱的是我要一直地还钱,我要还清这贷款;直到有一天,所有钱都还完了,头发也就白了;2004年成都幼女李思怡被饿死案、2005年沙兰镇水灾、一桩又一桩的矿难、房价又涨了、股市又跌了…… 
    盲人周云蓬听新闻,他无法在新闻现场,也无法看到新闻本身,但是他把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都写进了歌里。“在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每个人履行属于自己的那份义务,当然捍卫自身权利也是种责任。三者中自由最重要。”周云蓬说,于他而言,自己的社会责任也许就是思考,并且说真话。

云南之最·逐梦之最(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年终盘点)

 记者 温星 责编徐腾中

 

《人物周刊》盘点“云南之最”及《地理周刊》盘点“云南之醉”特刊,

详见春城1网http://ccwb.yunnan.cn/html/2013-01/28/node_51.htm

 

 

【春城晚报·人物周刊/主编 黄娅黎 温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