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矿难改变的童年
2012-05-28
春城晚报·人物周刊·六一特别策划
【封面】
在灾难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当生命转了个弯,一个父母相继离世的13岁孩子,如何面对?一边是年纪老迈的爷爷,一边是三个弟妹,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岁。
城里的孩子,多是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还不算他们的父母;而他们一家,矿难夺去了年轻父母的生命,一个老人和四个孩子,这个即将到来的儿童节,因为小冰倩的故事而变得沉重。
小冰倩还记得那个怎么也醒不过来的晚上,爸爸去上班了,好像两个弟弟在不停地哭,不让爸爸走。之后,爸爸没了。
另一个晚上小冰倩也永远不会忘记,那是爸爸走后的一个月零四天,妈妈被病痛折磨地直叫,一直叫了两个多小时,永远离开了她。
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不停地哭,小冰倩也抱着弟妹哭。
一个13岁,一个6岁,一个3岁,一个1岁。他们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
还好,身边有一个67岁的爷爷。
但是,这个家,没了壮劳力,老的老,小的小,生命的桅倒了,那艘小船不知怎样前行?
小冰倩帮年迈的爷爷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她总是有许多大人般的叹气,之后,她会告诉你:“弟妹要带好,没得办法!”语气坚决。
弟妹睡熟的时候,小冰倩会打电话,分别拨两个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手机号码,那是爸爸妈妈的号码。传过来的声音,是冷硬的告知:“该号码已关机”。
电波那边,和13岁的女孩以及3个孩子,早已阴阳相隔。
小冰倩知道,手上那把家门钥匙,是妈妈临终前叫她带好的,她总挂在脖子上,背着年幼的弟弟去上学时,钥匙叮当作响,她似乎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给小冰倩一家以帮助,政府给了补偿款却解决不了冰倩姐弟的现实困境,爷爷要带两个孩子还要干农活养牲畜,小冰倩纤弱的双肩,在担起与她13岁幼龄不符的家庭重担下,更想背着书包去上学。这个本已残缺的家庭,需要来自各方更多的关注、理解和帮扶!
【内版正文】
小冰倩:我想爸爸妈妈,我觉得特别累
云南省师宗县雄壁镇小发召村。
天还是墨黑,一个13岁的小小身影便在鱼肚白的天光中出发了,她要去距离家有3公里的学校上学。每天,她都是这个时候离开家,中午她会回来看看,她放不下家里的两个弟妹,顺便还要帮爷爷喂猪。下午放学,她又要走到村口,去把上幼儿班的6岁弟弟背回家。
父母在的时候,尽管天天也像现在一样吃酸菜泡饭,但是冰倩还是能吃到青菜和洋芋,爸爸回家了,也买肉吃;3个弟妹至少妈妈能照顾,大弟弟也没有上学,冰倩是多么快乐啊,她不用这样辛苦地去接弟弟,不用做饭种地,不用天天哄着妹妹睡觉,更不用每个星期都要走10公里的山路,去买奶粉喂妹妹……
“我想爸爸妈妈,我觉得特别累,现在。”女孩再次对我们表达这样的心酸。这样的生活,在父母离世后,周而复始了半年,小冰倩再也找不回从前的快乐无忧,13岁女孩的心很苦也很累,但这个家,还需要她用孱弱的肩膀扛起来。
冰倩永远记得,爸爸在世时曾告诉她,“叫我好好读书,以后送我到昆明读春蕾班”。她眼里充满憧憬继而低下头,“现在我的学习不行了,我也不可能离开家了,我要照顾弟妹!”
这句话,13岁女孩说得悲哀又无奈。
相依为命,爷爷和4个孙儿
冰倩的家在一个叫小发召村的地方,从师宗县城出去还要走50多公里的路,走进这个村子,要经过一段黑黑的煤渣路,曲里拐弯的山间小路,在颠簸中前行,让人唏嘘于山路之崎岖,远远望去村子里有砖混结构的楼房,也有破败的土坯房。
上午11时,我们进村时,恰逢小雨淅沥,久渴的大地接受着甘霖的滋润,但一路泥泞的山路却让出行变得艰难异常。车再也不能进去,通往冰倩家的那条路,在泥泞和曲折中走了500多米才抵达。
此时,冰倩还没有放学。67岁的李小朗左手抱着刚刚还在蹒跚学步的1岁半的小赵倩,右手牵着3岁的孙子玉倩,靠在门框旁。老人显得瘦弱而无助。
怀里的小女孩瞪着双眼看着这群陌生人的到来,眼里闪着惊恐。这个尚在襁褓的孩子不知道,在她出世刚刚一年,父母就相继离世,她可以依靠的人只有年迈的爷爷和小姐姐。3岁的小玉倩攥着爷爷的手,看着人们,手指咬在嘴里,她不知道,这天为什么突然会来那么多的人。
在两个尚年幼的孩子的世界里,没有爸爸妈妈,只有姐姐和爷爷。
“房子上的瓦也在正月间被吹掉了,风大啦,现在没有劳力盖。”李小朗见到我们,便指着旁边的几间偏房说。这个家正面有一间供一家老小住的主屋,另一间则是平时摆放杂物的偏房。当地人多半已不用空心砖盖房了,据说是还不如土坯房牢实,风大时房梁都会被吹掉。
壮劳力一个也没了,如今,李小朗带着大孙女冰倩、两个孙子国倩、玉倩和小孙女赵倩生活,4个小娃和一个老人,现在住在这样的空心砖建盖的房子里。
偏房的屋顶上有几片瓦不见了,李小朗说尽管村主任和县里的领导多次来看他和孩子,叫他修缮一下房子,但他自己实在没有劳力,见村里人忙,他也就不想去麻烦别人,房子就这样雨打风吹了好几个月。
现在,他更没有可能把瓦片搭上这高高的屋顶,他老了。李小朗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在这一年是悲惨的。同一天,他的儿子和大女婿离世,大女儿虽隔得不远,却和他一样在丧夫之痛中过日子,小女儿在3月份又远嫁陆良。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一个67岁的孤寡老人竟然有一天会带着幼小的4个孙女儿讨生活。“牛圈也坏了,还有那个地基,打了房子也盖不起来了。”李小朗蹲在地上,用手圈住小孙女,喃喃自语着自家的破陋和他的万般无奈。
一声叹息,13岁女孩承受生活之重
“唉……”冰倩在述说中不停地叹气,这一声声甚至有点沉重的叹气,根本不能让人相信发自一个13岁女孩,她这个年纪,本不该的承受,却不得不承受:“弟弟妹妹不想带也要带好!”语气又坚决又无奈。在半年前,小冰倩哪里有如许的忙碌和自顾不瑕呢?
小冰倩在我们一行人不注意时,悄悄地走进了旁边的空荡荡的只有两口锅和一个炉子的厨房。她一个人默不作声地在饭锅里盛了一小碗饭,揭开了炉子旁边的锅,从里面舀出了一碗汤倒进了碗里,蹲在地上吃了起来。
对身边热闹的世界她根本就不关心——这热闹是不属于她的。她似乎只关心自己眼前的这碗酸菜泡饭。她垂着眼无意识地扒着碗里的米饭,不一会儿,那碗冷饭就扒到了底。3分钟的时间,冰倩一句话也没有说,表情木然。
撒着欢跑进来的3岁的玉倩则不一样,他被摄影记者的照相机迷住了,在相机面前做出了各种鬼脸,并绕着圈不停地跑着笑着,叫叔叔把照片放大,看完照片后,他“咯咯”地笑着,尖叫着“我们全家都拍进去没?她拍了没?放大给我看!”跑到姐姐面前,他勾住了姐姐的脖子,姐姐立即放下碗,用手环住他:“不要闹。”这时,冰倩的脸上才有了一丝笑容,这是一丝有点苦楚的笑。
小玉倩这时安静了。跑到堆有杂物的一个小破床前,拿起从墙壁上垂下来的一个电灯开关,不停地按下去又打开。
“冰倩,去把国倩背回来。”爷爷抱着赵倩在门外喊着。冰倩还是不说话,不知道她是否吃饱了,用手擦了一下嘴,应了一声。她没有理众人,从墙边拿了一把伞,出了门。
冰倩小小的身子撑着伞在雨里蹒跚。路面很滑,她穿着的粉红色的外衣另一半被雨淋湿了,脚上套着一双暗黄色的破旧的塑料凉鞋沾了厚厚一层泥。
每天早上,冰倩都要5点过10分准时起床去上学。要放在半年多前,她要比现在晚一点起床,在睡梦中被父母喊醒,妈妈把她送出一半路后,她结伴和小朋友去上学。现在,爷爷偶尔会喊她,多半时候,她要自己醒来,“我要提前在家门口等着同学,我一个人不敢去,太黑了。”
距离二弟弟上学的幼儿班有1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冰倩断续忆着自己这半年的生活。尽管学校的距离家很远,她中午还是要回家。爷爷老了,10多年前被牛踢到了腰,肋骨断了,所以常犯腰疼病。有好几次,她回家看到在地里种地的爷爷捂着腰干活,1岁的小妹子坐在土埂上“哇哇”大哭,3岁的小弟弟则在一旁自顾自地玩泥巴。“想哭就是想哭。”
自此,她每天中午,路再远都要回家去看一下弟妹,顺便帮爷爷干点农活,喂喂家里那两头猪和一头牛。放学后,冰倩还要去距离学校有1公里远的地方把6岁的弟弟国倩背回家。弟弟太小了,他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成了半年来姐姐天天都要做的事。
父母离世,团圆的幸福已成奢望
父母的相继去世,让这个家庭从此再也没有了生气。冰倩觉得“原来很幸福很幸福!”一个13岁女孩心中的幸福是围坐在一起,吃着粗茶淡饭的全家福。只是这个全家福,冰倩永远也等不来了……
冰倩永远记得两个日子:2011年11月10日和2012年1月12日,这是爸爸妈妈离开他们姐弟四人的日子。
“妈妈身体不好,爸爸再忙也得天天回家来给我们做饭,又去犁地。”冰倩记得,去年11月10日那天,爸爸李正华下班回家,像往常一样给他们煮了饭,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吃饭,两个小弟弟依旧在家里跑来跑去,边打闹边吃饭。刚刚生下来没有几个月的妹妹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晚上,妈妈和爸爸一起去了住在不远处的爷爷家里,把做好的豆腐送过去。回来时,天已经黑了。父母笑着从屋外走回来,“爸爸叫我3点多喊他,他要去上班”。冰倩应了一声,去睡了。
而她觉得自己这辈子最遗憾这是她最后一次见爸爸。那天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睡得那么香,爸爸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她不知道,她后来听妈妈说,那天爸爸出门时,两个弟弟哭闹着就是不让爸爸走,她却睡着了,怎么也醒不过来。
早上6点起床后,冰倩去上学了。下午时,老师突然通知她回家一趟,看看爸爸回家没有?“我听同学说我爸爸和姑爹死了。”
冰倩怎么可能相信这样的传闻?她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妈妈在哭,不停地哭。”家里爷爷也在,妹妹在妈妈的怀里大哭,两个弟弟缩在墙角,家里乱作一团。
冰倩知道事情不妙。她拿出爸爸不久前给她买的电话不停地拨,“没有人接,一直没有人接。”女孩一下子哭出了声,继而她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爸爸死于矿难。三天后,冰倩亲眼看到了爸爸从井下被抬上来,黑乎乎地。“他经常给我们和妈妈买衣服,他自己只有三件衣服,两双鞋子,我叫爸爸买几双鞋穿他都舍不得,他永远也穿不上了呀。”
灾难过后,这个家庭无异雪上加霜。师宗县县委老干局李局长记得,当时他们成立了以县政府各部门为主组成的矿难家庭对口工作组,他们来到了小冰倩家。事发后,杨春艳没有去现场,她因为患尿毒症好几年,家里的钱都拿去治病了,而当时一家人的口粮也只有四五公斤大米了。
工作组带去了200公斤大米和30公斤香油,去看望这个家庭。四天后,66万的矿难补偿到位,这个家庭总算是有了一点能够让一家老小生活的保险钱。
然而,杨春艳的病却越来越重。去年12月9日,李局长和工作组的人员一次次将杨春艳送到了昆明的大医院治疗。“可是她放不下那个家,杨春艳在住了几天院后,固执地回家了。”之后一次次支撑不住了,李局长他们又将杨春艳接到了县医院救治。
“她还是放心不下,说要把房子盖好给娃娃住,破土的日子必须要回去。”杨春艳之后再也没能回到医院。
1月12日晚11点19分,冰倩记得这个日子。妈妈一直在喊疼,她脸蜡黄,豆大的汗珠挂在额角,冰倩不能替妈妈疼,她拉着妈妈的手,不停地哭,“妈妈说叫我拿好家门钥匙。”就说了这一句话,冰倩拉着的手慢慢耷拉下去。
妈妈停止了呼吸。冰倩和3个弟妹从此成了孤儿,和爷爷相依为命。
无奈的抉择,“我想读书,也要带好弟妹”
“房子上的瓦被吹掉了,爷爷老了也不好整……”临别时,女孩没有更多的愿望,在最现实的生活面前,她对我们说了这最后一句话。
在雨里走了3公里的山路,我们陪着冰倩到达了村口的小发召村幼儿园。正是午睡时分,一屋子的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准备睡觉。冰倩在屋里的一张小床上找到了6岁的国倩。
国倩有些睡眼惺忪,听姐姐说回家了,也不说话,被姐姐领出屋,又静静地趴在姐姐的背上,准备让姐姐背着回家。临走时,冰倩不会忘记问一声:“老师,今天有没有作业?”
老师们告诉我们,这个姐姐就像小家长,每次放学都是她来接弟弟,都一定要问一声关于作业的问题。“特别懂事,也特别不容易啊!”两位老师不约而同感叹道。
冰倩背着弟弟,打着伞在雨里艰难行走。出了幼儿园没有几米,镇政府的车将两个孩子接上了车。姐弟两人就这样坐在车里,相互依偎着,国倩的头靠在姐姐的肩膀上,双手抱着姐姐的右臂,睡着了。
“我想爸爸妈妈,我觉得特别累,现在。”女孩再次对我们表达这样的心酸。
父母还活着的时候,3个弟妹至少妈妈能照顾,大弟弟也没有上学,冰倩是多么快乐啊,她不用这样辛苦地去接弟弟,不用做饭种地,不用天天哄着妹妹睡觉,更不用每个星期都要走10公里的山路,去给小妹妹买奶粉。那条10公里的山路,冰倩不停地想就不停地后怕:“太难走了,特别怕走。”
李小朗的身子骨越来越不行了,特别是阴天下雨,他全身就特别疼,多半时间,他在带孙女,眼睁睁地看着地荒了,有时候实在不忍心,他就把小孙女和孙子放在邻居家里让人看着,扛上锄头去挖上几锄,种点玉米糊口。
短短3个月,儿子、儿媳、女婿的相继去世,对李小朗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已亡人相继下葬后,66万补偿款花去了15余万元,现在,分在几个孩子和李小朗名下的共50多万元,李小朗不敢动一分钱,一个娃名下也就是六七万元,“娃娃以后还要成人,我就是留着这点钱给他们盖房子,不能动啊!”
可能就是老人的这种为孙儿更为长远的打算,4个孙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有了瓦的房子也在这样的阴雨天汪上了一洼洼水,那头老牛的四蹄浸在水里,吃着湿漉漉的草。
李小朗从政府那里得知,政府申报了他一人五保户和4个孙儿为孤儿,他想,再等不过多久,每个月政府拨付的费用到了,4个娃和他的生活或许会有一点改善。
但现在,冰倩会想以前的日子。
尽管那时候,天天也像现在一样吃酸菜泡饭,但是冰倩还是能吃到青菜和洋芋,爸爸回家了,也买肉吃。
“现在哪里有时间去买菜啊,天天都吃酸菜泡饭,屋头地也荒了一半多,爷爷没有体力种了,就没有什么菜吃了。”冰倩又一次长叹,除了今年正月间吃了一顿腊肉外,冰倩姐弟们没有吃过肉。
“爸爸给我买的电话,说他如果回家就给我打电话,叫我做饭给他吃。”可是,爸爸再也不可能吃到女儿做的饭,冰倩以前很少做饭,现在,她必须天天给3个未成年的弟妹和爷爷做饭吃,每天一日两餐的酸菜泡饭,她还是要吃,而且不厌其烦地吃下去。
更多时候,冰倩都喜欢穿着身上这件粉红色的外套,这是爸爸给她买的衣服,袖口已经磨出了一个个小洞,衣服帽子也沾上了黄色的泥巴。她的双手因为经常干活的原因,皴裂得厉害。她绞着两只小手,泪眼朦胧地说:“我想读书。”
冰倩永远记得,爸爸在世时曾告诉她,“叫我好好读书,以后送我到昆明读春蕾班”。她眼里充满憧憬继而低下头,“现在我的学习不行了,我也不可能离开家了,我要照顾弟妹!”这句话,13岁的女孩说得悲哀又无奈。
一家老小,爷爷背着赵倩,冰倩的两个弟弟又在一起打闹开了,在无忧的懵懂岁月里,哥俩的快乐童年能否永远像现在这样静好?
【 新闻链接】
2011年11月10日,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井下43名矿工遇难。据调查组查明,师宗县私庄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编制防突专项设计、未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首席记者 邓建华 文 记者 刘筱庆 图
本文责编 徐腾中
《人物周刊》主编 黄娅黎 温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