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国东:和《生活新报》一起升值(十年新报系列2)

(2010-03-12 10:56:37)
标签:

生活新报

十年大庆

总编专访

红网

潇湘晨报

隆国东

温星

文化

分类: 【访谈对话】

隆国东:和《生活新报》一起升值(十年新报系列2)

《新报十年:我们》之对话新报老总——

曾任新报副总编,现为红网执行总编、《潇湘晨报》副总编

隆国东:和《生活新报》一起升值

 

 
  温星:隆总(其实我平时都叫他隆胸~),你离开《生活新报》已经好几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如何评价自己曾效力过的这张报纸?
  隆国东:还是叫我隆兄吧——当年新报的兄弟,如今潇湘晨报和红网的许多兄弟,都喜欢这么叫。2002年6月到2003年底,我所效力的《生活新报》,理念是“新闻改变生活”。那是一张喜欢创新的报纸,但也因此显得不够稳重,比如常常改版;那是一个小本经营的企业,甚至当时还没有完全电脑化,有的记者还在手写稿。如果说评价是要打分的话,按10分制,我给《生活新报》8分。

 

  温星:想想当年在新报的那些岁月,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隆国东:在歌厅楼上办报,大概全国独此一家。深夜审稿签版时,听着二楼飘上来的南腔北调,体验非同一般。昆都?是叫这名字吧?
  当年最得意的一件事应该是,《生活新报》首家也是独家连载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2002年秋天的一个凌晨,下了班,总编辑张永才到我办公室串门。我正在看打包下载的《成都》,他一屁股坐下来,看到三点过,扭头问:“没写完嘛,后边的呢?”我说这小说正在天涯社区连载,“我想在新报连载这小说,如何?”于是两人议定:马上联系作者,可以给点稿费,但不能高了(以前的连载,都是干的无本生意)。我第二天便连载版编辑阿闻开工,并请他在纯净一些文字的同时,做好续写的准备,毕竟网络写手随时可能入了宫。
  细节不再讲了,总之这小说在新报连载完了,慕容雪村也一下子红得发紫。最后邀请他来云南旅游了一次,顺便搞了个专访,再象征性的付了2400元稿费——千字30元,10万字打8折。从此,我和雪村这鸟人,成了很好的哥们。

 

  温星:有过一些什么遗憾吗?或者说,你觉得新报最欠缺的是什么?
  隆国东:“检讨新报”这个版面,当时没能坚持下来。设置这个版的初衷,是想把新报的见报差错自我曝光,加上一些新闻操作中的争议,以此给读者一种印象:《生活新报》坦诚而负责。不够坚持,或许是当初新报最欠缺的地方,包括操作团队的更迭过快。听说这些年的《生活新报》已很稳定,恭喜洪总,和新报的老兄弟们。

 

  温星:云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媒体的发展通常与经济的发达程度是相适应的。在你看来,云南报业在全国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
  隆国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即使是真理,同样有例外。尤其是在创意类的产业,不见得非要在经济发达地区才能牛气。比如湖南卫视,还有我曾效力过的《体坛周报》,在竞争伙伴心目中,在市场上,都打造出了金字招牌。云南报业,放在全国而言,目前还没有金字招牌。

 

  温星:许多传统媒体人员都改行干起了新媒体,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转型?
  隆国东:大势所趋。新媒体不断兴起,需要人才,而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当然是首选。而传统媒体培养的人才,在他们需要上升空间的时候,新媒体同样是他们的首选。

 

  温星:网络媒体的强势崛起,确实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有种说法,说传统媒体已经是“夕阳产业”,而新兴媒体才是“朝阳产业”。你是怎么看的?
  隆国东:从广义来讲,这话没错:新兴的东东肯定更朝阳,“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但今天的新兴媒体,肯定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媒体。而今天的传统媒体,同样可以去创办明天的新兴媒体。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如纸取代简、帛一样,以后的纸质载体,将会被电子载体所代替。

 

  温星:你现在担任总编辑的红网,在地方门户网站中堪称楚翘,而红网在整合地方新闻资源这方面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简单说,红网究竟成功在哪里,有何诀窍?
  隆国东:成功从来就没有诀窍!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互联网的大盘在强势扩张,红网自然水涨船高;湖湘文化“唯楚有材”、“心忧天下”的气场,比较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再加上红网人的职业冲动、敬业氛围和专业追求,干出一点名堂,那是天经地义。
  红网在业界的名头,在湖南的落地影响,是靠一个一个的策划报道,为老百姓解决的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所积淀而成的。就不举例了,否则变成红网的植入广告了~

 

  温星:我们现在对网站也是特别重视,想把生活新报网做大,给点意见和建议吧。
  隆国东:这答案只能由具体的操作团队来提供。找到专业的人,放手让他去干,老板再舍得投钱,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如果非要谈什么建议,就一条:问问自己,有什么独门暗器?

 

  温星:新报改版复刊已经整整十周年了,作为曾经为其效力的高管之一,隆兄最想对我们说些什么?或者说对我们有些什么期待、祝福?
  隆国东: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这一兵已如流水,祝愿新报这营盘如铁。还记得在新报时与兄弟们分享过的两句话:“和《生活新报》一起升值”,“不要忘了起初的感激”——重温并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