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随笔专栏】 |
显然,我不是在折腾胡星,而是在被胡星折腾。
胡星,曾经的昆明市副市长,因“能力强、为人好”而改任为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至今仍然在位。就级别而论虽属平调,但实为升迁。
约半月前,公安部发出以A级通缉令,对胡星展开悬赏通缉。
但是,他跑了,就在通缉令发出的前夜。
胡星,曾经的昆明市副市长,因“能力强、为人好”而改任为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至今仍然在位。就级别而论虽属平调,但实为升迁。
约半月前,公安部发出以A级通缉令,对胡星展开悬赏通缉。
但是,他跑了,就在通缉令发出的前夜。
关于胡副厅长的出逃,有着太多太多的“?”,悬疑至今。
胡星犯下多大的案子,涉及多大的资金,居然能与其他那些至少身负数条命案的“杀人魔王”一起上公安部的A级通缉令?老部下和亲信曾华(昆明市规划局局长)落马在先,胡星案发在后,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牵连?据称被这两个案子牵出的房地产老板有一大票,业界将因此而地震,究竟有多少房地产大亨曾向二人行贿?
…………
近几日来,其中的诸多问题已经在网络上和坊间传得沸沸扬扬,这里我不再一一罗列。
但是,在我看来,还有尚不曾被人提出来的另一个核心问题:胡星出逃的日子为何刚好就是在通缉令发出的前一天?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
一个合理的推测是:胡副厅长可真是“手眼通天”,其人脉关系恐怕远远不止在昆明市和云南省而已。
《南方都市报》来了,《南方周末》来了,《第一财经日报》来了,在异常艰难的调查采访中,这三家牛B媒体的朋友都与我有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合作。
此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两点:第一、有关部门对这起腐败案件的封锁程度,几乎超出了当初李嘉廷案,可谓空前(但愿也绝后)。一个例证是:《第一财经日报》的程维在公安厅外耗了整整半天,费尽周折,却连门都没进得去。第二、自己做这类重大调查采访的能力和经验,实在还有着相当的欠缺。一个例证是:《南方都市报》王雷在同样处处受阻、同样被拒于各级相关政府和司法机关门外的情况下,发的第一篇稿子就有近4000字。拜读后,我立即打电话给他,说哥们我服了你了,如此文章,我写不出来。
当然,感慨之余,其实也没必要太过妄自菲薄。王雷是捅出“孙志刚事件”的全国名记,且其所在的平台是《南方都市报》,中国最受尊敬的报纸。而这,是云南任何媒体都没法比拟的。
客观而言,胡星案发至今,作为云南唯一敢于暴光这起特大腐败案的媒体,《生活新报》做了许多努力,每天都有众多领导和“幕后人员”在为此忙碌。这些忙碌,在我们的报纸上已经有所体现。而作为在第一线直接负责采访的记者,我和同事张德志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甚至在传闻胡已经在广州落网时,就立即飞到广州的“第一现场”去求证。
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报社的处理方式是放弃了我们采写的报道,而采用以上提到的几家国内媒体的稿件。
必须承认,如此处理的原因之一是我们自己采访的稿件并不是很到位,而且,存在着一些“风险”。这里面,有我们记者个人能力的问题,也有本土媒体的局限问题。
胡副厅长已经把我折腾得很累,但是显然,这种折腾才刚刚开始。

前一篇:诗歌:2006年的第一场血
后一篇:书剑十二钗,联袂贺岁来(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