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录:“我们和新闻在路上”可能很苦很艰辛,更可能是形单影只,但我们却依然可以怀揣着那崇高的新闻理想,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继续上路。因为,我们并不孤单。 |
哪个英雄记者宁愿孤单
又是一年记者节,11月8日,一个不应该被人们忘记的日子。可是,当我们的记者在广大读者中就此进行采访时,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的人竟然少之又少。
又是一年记者节,11月8日,一个被我们自己都忽略了的日子。若不是网络上率先推出的相关专题在提醒着我们,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业内人士会在意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
或许,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是许多人眼里最“风光”的职业,但记者节却是被人们关注得最少的节日。
其实,风光只是我们的外表。为了追逐“记录历史,报道真相”的新闻理想,我们餐风宿露,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却从来没终点。不管所在的媒体“级别”和影响力如何,我们都用《南方周末》那句经典的语录来描述自己:“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纸上,我们关注民生,针砭时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在纸的背面,在广大读者无法看到的路上,我们总是非常孤单,我们强调独立的观察视角,独立的思考角度,为了直抵问题的深处,为了切入责任的根部,我们甚至经常需要去扮演深入虎穴的孤胆英雄。
今天,有几位云南同行在我们“记者节特别报道”里亮相,他们都是优秀的记者,都是业内的骄傲。通过我们报道独特的视角,他们不为人知的许多“绝对隐私”首次呈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他们仅仅只是全国70多万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优秀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一些共同特质:勤勉、敬业,为了采访到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不惜耗上几个月时间,还有,干这一行十几年了,竟然才回家看望老人两次,不是不想,是实在太忙,新闻太多,时间太少……与此同时,在他们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些困惑:精神压力太大,工作强度太强,常年难得一个休息的机会,许多同行未老先衰,甚至,业内的重病爆发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更让我们困惑乃至愤懑的是:时代已经如此进步,居然还有不少人严重缺乏“公众知情权”的基本意识,频频制造一些殴打记者、阻挠舆论监督的愚蠢事情。
“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这首歌的名字叫“爱江山更爱美人”,但不应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一首情歌,作为一名正常而又再普通不过的“人”,我们固然需要爱情和亲情,但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更需要有一个更加健全的舆论监督氛围,更需要把新闻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的职业新闻人来与我们同行。
真正的记者都是时代的英雄,哪个英雄宁愿孤单?即便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群众,要想活出自己的精彩,他也需要许许多多的关爱和理解与之如影随形。从这份情感上的需要来说,任何英雄都与常人无异。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好女人”这句老话说得还远远不够,显然,任何人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都与其背后强大的拥护团队的作用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和新闻在路上”可能很苦很艰辛,更可能是形单影只,但我们却依然可以怀揣着那崇高的新闻理想,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继续上路。因为,我们并不孤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