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嬉笑怒骂】 |
星语录:在“白骨精”们纷纷沦为大龄青年的“超男剩女时代”,由父母出面为子女相亲的做法,或许不失为破解这一时代病的有益探索。 |
前不久,某时尚杂志做了一期专题,叫做"超男剩女"。何为"超男"?是指从当今世界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多出了至少百分之十几。何为"剩女"?则是指由于太过挑剔,而被"剩"下来无法走进婚姻殿堂的女性。通过今天本报所做的关于"父母相亲会"的这组报道,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男剩女时代"。
与以往任何"相亲"活动不同的是,这种相亲会的直接参与者都是抱孙心切的老人,在他们传统的观念里,仍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当儿女早已成为大龄青年却仍然孑然一身,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几个老人能经受的住这样的"煎熬",而无动于衷。"父母相亲会"由此而滥觞,并在全国诸多城市一一上演,成为了一道都市中独特的风景。
此时的父母,其传统的婚俗观已然有了微妙的改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经,这被视为封建社会最大的顽疾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不干涉子女"的恋爱和婚姻自由,成为了许多家长自诩开明的最大资本。因此,如今要父母们冒着"封建"的指责为孩子们去相亲,无疑是需要勇气的。
当然,"相亲会"的真正主角毕竟还是年轻人,时代新婚俗与新择偶观的倡导和建立,唯有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年轻人开始,才可能真正开辟出一条解决"超男剩女"这个"时代病"的路子。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这个特殊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其实都非常优秀,堪称"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出于强烈的事业心、残酷的竞争等原因,他们很难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谈情说爱,进而谈婚论嫁。
而颇有那么一点"黑色幽默"意味的是,当代大龄青年们的这种优秀,如今看来不但没能成为他们在婚姻博弈中的优势,反但成为了局限他们的一个"缺点"。今年情人节过后,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原本非常想参加我们新报举行的"征婚派对",但觉得实在放不下"面子",又想找不到对象的才来参加这种活动,肯定都很差劲。后来留意我们的报道才知道,报名参加的人里公务员、律师、医生等各种职业都有,而且,从报道配发的照片来看,其中美女也是大有人在,让人目不暇接。
朋友最后满怀遗憾的总结说:"我以前总觉得'没脸去相亲',因为有点丢人,但现在看来,这种'旧'观念一定得改了。"
前一篇:手记:初识雷平阳
后一篇:我是你大爷(“星哥说事”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