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浑身都是烙印

(2011-02-12 19:38: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废话们
春节做了两桌大菜。
春节的规矩比较多,大菜自然也是规矩十足,不能马虎。我家规矩是十只冷盘,十只热盘,外加一个汤一个点心。我从十几年前开始诽谤这种规矩,不过一向胳膊拗不过大腿,人似乎到了春节就讲究一个传统,仿佛不传统便心意不诚,在亲戚朋友面前说不过去。爹妈老了,从若干年前便开始由我掌勺。最初菜单他们定我反抗,现在菜单由我定他们反抗。但无论是谁掌勺,菜盘子的数量从来不会变。
亲戚们家家照着这样的规矩请客。一个春节一家家地吃下来,吃饭成了体力活。江湖不比谁吃得最多,江湖只比谁最后盘踞在餐桌边吃得最有耐力。
我掌勺的第一餐位于春节长假的最初,大家肚子里都还没几滴油水,因此考虑菜单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做什么吃光什么。我四只灶眼加一只烤箱一只微波炉,手脚并用地做菜,还不如大家清盘的速度。那种成就感啊……我当然清醒地认识到,这与我的厨艺无关。
第二餐位于长假的末尾。面对一个个吃得有气无力的亲戚,菜单自然不能照抄第一份的。清爽怀旧,成了今年春节第二餐的主调。别的不提,我在点心那一栏搬出的是猪油芋艿菜泡饭。我爱蔡澜,蔡澜爱猪油,我爱屋及乌。一说到猪油,就想到小时候的猪油泡饭,火热的泡饭伴以一勺猪油,滴几滴酱油,撒一把小葱,至今回味。我想亲戚们不会无同感。
果然,一片赞好声。但小孩子们传出几声杂音:为啥味道怪怪的腥腥的啊。原来从小吃香喝辣长大的孩子们,不适应猪油的滋味。
我不禁想到一个朋友,是个跟我志同道合热爱美食的,我一向信赖他推荐的饭馆。有次朋友说,油煎带鱼一定要用不新鲜带鱼来做,越是鱼鳞掉的快没了有点儿发臭的带鱼做出来的油煎带鱼越好吃。海边长大从来只吃新鲜带鱼的我很惊讶这一说,回头硬是将一条带鱼放臭了,煎来吃,完全感觉不出美味来。于是有次找机会将朋友请来,给他两盘煎带鱼比较。朋友的筷子直奔臭带鱼而去,毫不犹豫,义无反顾。
盘问,辩论,终于得出结论。原来朋友家远离大海,当年的冷藏条件不佳,等带鱼远赴荆门,落到朋友家菜篮子,早烂嗒嗒臭兮兮只能油煎来吃了。朋友从小就吃的这种油煎臭带鱼,小时候的他以此为无上美味。等人到中年,再给他一盘油煎新鲜带鱼,即使带鱼是刚从渔船拿来,雪亮如同宝剑,几乎接近活杀先做,在他嘴里却远远不敌臭带鱼。
再想到跟我差不多年龄的朋友还喜欢探询小脏饭店大排档,而年轻的一代看见锅边污垢便大呼远遁。
写欢乐颂的时候,大家有讨论,说是姑娘们言行中很有出身的烙印。细细想来,即便是一碗猪油菜泡饭和一盘油煎带鱼,也能看出一个人成长的轨迹。人这一路走来,浑身刻满烙印。
所以看到现在报刊杂志上的美食专栏,想到喜欢的几个作者的爱好,总忍不住会心一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