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靠——钱
(2010-09-15 13:46: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废话们 |
1,杨老师夫妇,杨老师是从教师岗位退休,老伴儿是企业退休。老两口与已经结婚的儿子挤在一个二室户的家里住。眼看孙女长大成大姑娘,一窝子人挤一块儿不是回事,杨老师就与老伴一起搬进敬老院,每人每月1200元,另加伙食费,大约一个月三千,杨老师付得起,住得满意,不到一个月就胖了。想不到没多久儿子的工作丢了,五十多岁的人工作不好找,孙女要考高中,可能考不上,得花赞助费,儿媳的工资只有一千,儿子一家人生活无着,向杨老师哭诉。杨老师无奈,只得搬出敬老院,将原本享受最后人生的钱接济儿子一家。幸好是退休教师,要不那些儿退休金也是杯水车薪。
2,孙老师是事业单位退休,退休金丰厚。老伴儿精神有问题,孙老师却从不嫌弃,一个大男人从头管到脚,在敬老院里,将两人的生活打点得舒舒服服。每天早上,孙老师拉着老伴儿的手出来散步,孙老师与老友聊天,老伴儿在一边满意地笑。但隔三差五的,老伴儿要发作几天,原因是他们的儿子儿媳来探望了。儿子总是劝孙老师回家去住,其实那个家是孙老师名下的,儿子那德行是根本买不起房的。孙老师原以为将房子交给儿子住,他退到敬老院住,就万事太平,想不到儿子贪得无厌,又看中其他房子,要孙老师拿退休金帮交按揭。孙老师不给,儿子与儿媳就轮流来闹,闹一次,孙老师的老伴儿受一次刺激。孙老师说,他无家可归了,幸好还有退休金可以依靠。旁听的人想到,幸好孙老师拿的是事业单位的退休金。
3,都知道离休干部的离休金是很高的,大约近万吧。而离休干部的医疗费全包。因此,某医院高级病房里几年如一日地躺着一位早已失去神智的可怜的老人,最初家里人还来看看,后来就全交给医院了,家人过来,也只不过是跟医院闹一场,务必延长老人的生命。当然,在这几年里,老人的工资全部落入孩子的口袋。如今,某某医院的离休干部,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
4,老杨,某局退休,拿公务员退休工资。很不幸,儿女不争气,儿子与女儿成家生孩子后依然都住老杨家里,吃老杨的用老杨的,平日里也不出去找工作,支开麻将桌,一家人凑一起打麻将。唯有老杨出去钓鱼玩儿,回来做饭给麻将桌上的人们吃。结果,老杨忽然一天中风了,命悬一线。全家都慌了。老杨若是提前走了,这一家就没经济来源了。那一阵子,是那一家老小最融洽的时候。后来老杨终于九死一生,不过神志不清。儿女们似乎也明白点儿什么了,纷纷开始寻找生计。留下老杨老伴儿一个人照顾老杨。
a,以上是有高额退休金人士的幸福生活。
b,本文并不打算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