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黄鸟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们 |
《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粗粗解释一下,“子车”是姓,“奄息、仲行、鍼虎”是名,分别为子车家的三兄弟,各有百夫之长。秦穆公死时,三兄弟活人殉葬。《黄鸟》正是描写的这三个壮汉面对殉葬时的恐惧:惴惴其栗。
《史记·秦本纪第五》对此事也有记载: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可时人君子没有料到的是,却正是死而弃民的秦穆公的子孙最终一统中原,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而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马俑,不知道的人恐怕很少很少。历史真是一个大玩笑。
雍,秦时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都城,而今陕西宝鸡地区凤翔县旁边。秦穆公那陪葬了177个活人的墓就在凤翔县城内。我去时,颇为费劲才将此墓找到。首先是看到尿迹林立的紧闭的大门,然后费了点儿小小的周折,才取一条荒草湮没的小道,找到青草丛生的秦穆公墓。哀荣如此,即使黄鸟诵唱至今,最终却只有一位老好老太看守,三只非常嘈杂的小狗陪同。
这就是秦穆公的墓,荒草杂生,无法落脚。虽然老太太鼓励我可以爬上去,我最终没爬,没法爬啊。
那么活人殉葬究竟是怎样的呢?凤翔县郊曾开挖出一处大墓,据考证,是秦穆公4代孙秦景公之墓。在秦景公墓中,大小陪葬木箱宛然在目。我去的时候,整个景区只有我一个游人,我一个人对着满眼凄惨,心中只有秦风黄鸟能诉一二。太狠毒了。
下图是秦景公墓科考现场的实地复原,当中的两室是秦景公墓室,周围的大箱子是给子车三兄弟那样的臣子用的,名箱殉;小箱子给侍女们用,名匣殉。合计有186名活人殉葬。
如此霸道,最终也不过落得个秦二世胡亥身首异处,被赵高乱葬于西安曲江池边,而且我看坟墓的朝向还不是坐北朝南。
不禁想到商鞅变法,其中有一故事,叫徙木为信。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老毛此后点评此为良法。在今人如我等看来,商鞅徙木为信这事,并非从人的本性出发,立信并非以理服人,而是以高额奖励培养民无条件信君王的奴性。君王如此看待子民,那么拿活生生的子民殉葬也不足为奇了。
在咸阳,看到汉高祖刘邦长陵挖掘出来的陶俑,几千陶俑甚为壮观,当然也很是穷奢极欲。可想想这些是长不过一两尺,千人一面的模具制作,所耗费人工大为减少,相比秦时大规模的活人殉,以及秦兵马俑,历史还是进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