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捞过界
(2009-03-05 08:39: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金醉们 |
昨天拿到一份由房地产从业人士写的报告,朋友写的。就像我写的报告也是喜欢得意洋洋地发给不相干专业的朋友,我也经常收到朋友们类似的报告,彼此受益匪浅。相比起来,这位房地产朋友的报告虽然比较少,但是相当的精。我保留着他06年开始写的所有,对照着已经过去的这三年多的发展,不得不说,那些出场费好几万的易宪容等人对形势的分析和观察和预测都不是他的对手。当然,写得出这种报告的人,是独当一面的,混个几万出场费也是有的。
前一篇博客写的是文人捞过界,写经济。这一篇更招骂,想写的是经济学家捞过界,就各种经济现象发表评论。我每天看很多经济报纸杂志,几乎每家都有专栏,有那么几个熟面孔今天房地产热了说房地产,明天原生资源热了说资源。他们说别的,我就听着,但是说到我专业范围内的,我几乎每次都是一句M的B,P。
以前说过一句话,有关各行业的经济问题,这叫春江水暖鸭先知。而现今的社会又是与往年大不相同了,因为从业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更高学历的人可以进入更高管理层,而且开放的社会提供给我们大量的经济读物,因此,现今经管人士的眼光水准已经与第一代经管人士大不相同了。比如说我开篇说的这位房地产人士,四十来岁,工作量巨大,可每天花大量时间在阅读上,除诸如亚当斯密、曼昆、弗里德曼等的宏观经济经典之外,他还阅读非常多的微观经济理论。我经常问他要书单,我也是买到有些书,就向他推荐一下。(当然,我也夹杂了私货,推荐大江鸟)。我还记得我们有一次在饭桌上把一个言必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专家修理得P滚尿流的。
那么,这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既懂得经济学,又对行业操作事无巨细从上到下都非常了解的人,他写出来的内部报告会是什么水准了。而可喜的是,我们的经济社会里,现在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从业人员。
我记得索罗斯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他承认,他擅长分析宏观经济,但是他不懂分析具体的企业。而这回巴菲特的信里则是承认,他不擅长分析宏观经济,却懂分析企业。瞧,这是两位大师说的话,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说到这儿的时候,您可以自己对郎咸平啊易宪容啊等等经常在媒体上对各行各业发表的评论下一个判断了。这就是标准的捞过界。
不过还是得说,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到底还是要超过各行业的业内人士的。
题外话:最近新浪好像删帖很强劲,好几个回复,我看着没啥的,转眼就没了。比如昨天彩虹的,今天二十年前就分配的一个新浪网友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