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耐
阿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117
  • 关注人气:3,7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柳岸的谬误

(2007-06-26 09:15:10)
分类: 愤中们
继太湖、巢湖之后,滇池也出现大面积蓝藻爆发。看着这样的新闻,真是心痛。
有幸生在这个变化最大的年代,从小时候有认知起,看着这社会天翻地覆似的变化,看着绿化由多变少,又开始变多,但变得单一;看着河水由清变黑,现在变绿,可是着急使不上劲。
最早是看着家门口的河水变混,然后就没再清过。然后看着西湖水变臭,报纸上新闻里说了,岀尽百宝都没能让西湖水变清。其实我读大学时候西湖水已经臭了,那时候我们五四青年节例必去划船,只要太阳稍好一些,荡舟西湖上等于呼吸臭味,遍数一条条翻肚子的鱼从船边飘过。后来则是最怕稍热的天气陪客户在西湖泛舟,那是受罪。我最爱与友人夜走苏堤,可苏堤夏夜,热烘烘的臭。这几年终于好了些,当然那是砸银子引钱塘江的水弄好的。
作为一个水乡长大的人,对于水的欣赏,自然也目光挑剔。对于西湖,我从来腹诽它的湖岸设计。包括湖滨,两堤,三湖心岛,湖岸都用水泥搞得太强悍,太铜墙铁壁,导致岸上的桃红柳绿从来就与湖水无关,湖水不能滋润岸上的青绿,岸上的草树则是无法把根茎伸进湖水,吸收湖水里越来越丰富的磷氮。这其实是对自然绝大的浪费。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约是90年代开始,一直到才刚前两年,城市里兴起改造河道的工作。
最先做得最彻底,将原先蜿蜒的小河汊填了,筑路,造房子。
然后做得稍好,把小河改为暗渠,埋到地底下。第一次看到杭州那么做的时候,真是心疼。
再然后,人饱暖了,思美感了,大约也觉得水乡没了河流,就跟人没了眼睛,于是不再毁灭河道,而是改为荼毒。把原先蜿蜒的河道取直;不仅筑起坚不可破的混凝土河堤,有些还用水泥将河底抹得光滑。河两边还筑起围栏,修起宽阔的绿化带,种上绿树红花。当然,水刚放回来的那一天,清澈可鉴,但没几天就臭了,因为河流被“美化”得失去自我净化的功能。然后高高的河堤两岸栏杆被破烂王偷光,人若是不小心掉进水里,面对铜墙铁壁森然矗立无处援手高不可攀的河堤,自救都难。淹死好多人。
教训可能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汲取,然后积累成经验的。前天路过宁波新造的甬新河,看到河岸筑成一道缓坡,懒懒地伸进河水里。缓坡上种草坪,种鸢尾,种迎春花,种柳树桃树等植物。可以相见,那些植物的根须已经欢快地深入河水,不仅抓紧了自己根下的一方泥土,也将河水中多余的营养吸收,更提供场地给鱼虾栖息,给菌类繁殖。相信不用多久,等两岸根深叶茂,甬新河将成一条活水,一条可以自我净化的清水河。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看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心里喜欢。
当然还有一条,这样缓坡一般的河岸,想自杀都很难淹死。
唯独有个希望,只希望不要总是从自己的失败中汲取教训,那样的代价太大。能否左右看看,借鉴别人的失败教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