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器

(2007-03-21 08:43:54)
分类: 玩意儿
最近的床头读物都是有关瓷器的。最小看看图说话,后来爱看各种画报,现在买书就爱买带彩图的。睡前看这种读物有好处,不是有权威说梦境中所见都是黑白的吗?俺就是要读岀个带彩儿的梦来。
以前接触一些清三代的瓷器,说实话,不很喜欢。为此我也曾对朋友胡说八道,我说我喜欢收藏美的东西,有历史又美,那最好,光有历史而没有美感,不喜欢。
我以前总觉得清朝拿出来的东西图案感太强,中归中矩,缺乏灵气。比如说玉雕,明朝的玉雕里,花鸟草虫皆可成为题材,可清朝却喜欢拿那么温润的玉去仿青铜器。我想它为啥就不去仿石鼓呢,更大智若愚。而我以前接触的清朝瓷器,与明朝的相比,图案化严重,一笔一划竭尽人工,却少了人的艺术体现,因此一件作品虽然看上去工料十足,其实匠气。还有,总觉得清朝的艺术品里面喜欢塞满福禄寿的寓意,其实有寓意是好事,点缀几笔,那是艺术,可如果一个瓷瓶上面满是图案化的桃子和蝙蝠,那就是庸俗了。
但最近看了那么几本书后,才知我冤枉了康熙雍正。清三代的作品,目前存量最多的是乾隆的,最少的是雍正的,开创新制作手法的是康熙。因此,基本上一说清三代,大多看到的是乾隆朝的东西。但乾隆这人的审美,我估计跟他的字和诗差不多,好大喜功,爱到处显摆,其实麻麻。这几天看下来,真正发扬光大康熙的是雍正,雍正手里的粉彩和珐琅彩,那是真正的把水墨和油画搬到瓷器上,粉彩水灵粉嫩,珐琅彩油性十足,笔法类肖油画。可怜传到乾隆那儿,这些个祖宗发扬的制作手法,就都成了他堆砌喜气洋洋的工具了。跟他的字一样,十足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土财主。
前面已经说了,我这人俗,喜欢带彩儿的,因此喜欢五彩,三彩,斗彩,粉彩,珐琅彩。我原先也喜欢青花的,但不知哪个朝代起,忽然呼啦一下挂起中国风了,饭店里拿出来的菜盘子都是青花的,那些画满跟渔网似密集的青花图案的饭碗盘子把俺的胃口给倒了,以后看见白底青花的东西,远远绕开,不给自己添堵。因此除了对带彩儿的照旧喜欢,而又钟情人家纯色的。因此让河沅拿出来的都是青瓷,如冰似玉的青瓷。
但这几天我又知道我错了,我不能因为看到几件拙劣的就否定青花。青花,实在是国画中的水墨山水。好的作品里,只一种青色,以浓以淡,就能晕染岀山的远水的纯,就跟国画中对墨色的应用,一枝软皮皮的毛笔,将墨色掌握得干湿浓淡了,下笔皴、擦、点、染,山水花鸟来了,意境来了,人一看就喜欢了。那些掌握釉色的人,笔法好坏,太见功夫。可见我还是眼光太浅,没点深入就胡加妄断。
站壁角悔改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处养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