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冷空气来,窗户从白天起已经蒙上一层水汽,看外面都是朦胧。
天还没暗,此起彼伏的焰火就亮了。擦干窗户往外看不到擦窗户的时间,就不再看。没意思。焰火得自己放才有意思。
一般的,春节鞭炮就这么几个时间放最多,年三十,初一晚,十五。年三十和十五的炮都是大人掏钱放的,唯有年初一的炮,我管它们叫压岁钱炮。我从小到大放的炮里面,记得最清楚的都是压岁钱炮。因为花自己的钱,花得爽,放得爽。
今年我照旧等着看年初一的压岁钱炮,可是很稀稀拉拉,没以往的热闹。反而是年三十与元宵的炮一年比一年靓,富起来了,大人比小孩烧包得多。
那么,小孩子的压岁钱去了哪里?我问了几个,原来他们与我们过去不一样,他们对自己的钱有了很理性的支配计划,计划还挺有想法,而不是我们当年简直是压岁钱烫手一样拿来就花。
钱匮乏年代出来的人与小康时代走出来的人看来已经有了不同,别说是暴发户和世家子之间言谈举止的区别,就是一般平民,只要日子好过了一代,下面的孩子举止也会雍容起来。
人是彻底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