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军万马何必挤那条独木桥

(2007-03-01 08:21:24)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与张艺谋的《黄金甲》同期上映时候,因为《黄金甲》占了大部分院线,使得《三峡好人》没地儿落地。因此,当时曾经爆发一场口水战。我隔岸观火看热闹,到今天才后知后觉想到一件事,我干吗要去电影院看《三峡好人》,又干吗去电影院看《黄金甲》?
在电视如此普及的今天,按说,实在没必要去看什么电影,很多影片,买张碟片回家里放也一样,还可以坐得舒适,想看就看,无拘无束。但是,为什么电影院还老而不死,还有人放十倍价钱于碟片的钱看一场不能收藏不能反复看的电影呢?别人为什么我不知道,我自己为什么我自己知道。因为很多电影的场面,如果没有电影院能提供的宽幅银幕和环绕立体声音响,在电视上压根儿无法体会其中磅礴到天地广阔的气势或细微至神经末梢的抽搐。比如说《魔戒》,我是看了电脑下载又自觉掏钱看电影的,看了电影再掏钱买DVD,却一直对着DVD不顺眼。就是因为看着电脑还觉得不过瘾,那小眉小眼的屏幕无法满足我的声色享乐。有过那磅礴的声色享乐之后,无法退而求其次。那么可见,《魔戒》成功了,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成功了,成功地把我拖进电影院,我还无怨无悔。我觉得,这就是电影,这就是电影应该有的魅力。
在电视、家庭影音中心盛行的今天,电影该如何谋取活路?我看,它只有抓住电影院不同于电视的音画特点大做文章,以巩固它无法不电影的地位。
同样的,有些电影,只是讲一个故事,无须眼花缭乱的音画表现,它完全可以在电视上给人以差不多的视听享受,人们又何必特意跑到电影院,花远远高于VCD价格,更是比电视收视价格高得多的代价去看它呢?比如《三峡好人》,我看了电脑下载,基本上就断了去电影院再看的念头,因为我觉得,差不多了。还有《疯狂的石头》也是。说残酷一点,有些电影,给它个小屏幕差不多了。情况并不会因为《疯狂的石头》取得一次意外的收获而改观。
没办法,电影院里看大片,这是趋势。
当然,《黄金甲》这样的烂大片,我连在电脑上都没看完。那又是另一回事。
话归原题。既然是趋势,而且看来是无法挽回,人力不能干扰的趋势,那么,我们只有顺应。因此我对于欧洲那些个电影节很是高傲的坚持气节,把奖项颁发给小制作的艺术片的举动很是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不识时务的表现。也可以想见,这种电影节的影响将会越来越被趋势所抛弃。
但是,我这么说,只是针对电影。但这世上并不是只有《魔戒》之类的大制作电影,就没了其他的故事片。小成本电影完全应该由属于它们自己的市场,而不是跟大制作憋气。小电影有它的形式,那就去适应它形势的市场,未必进入电影院线放映才是终极。
不过,这可能还是一条新路,不好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TMD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