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十万了,耶!

(2007-01-07 09:53:18)
其实昨晚零点多点就看到达到七十万了,可当时困得要命,懒得记下一笔了。
谢谢CCTV,谢谢MTV,谢谢新浪,谢谢父母,谢谢经纪人,谢谢同事,谢谢朋友们,谢谢,都谢谢。七十万了,耶!
买房子买上瘾了,昨晚又在搜房满城地找合适房子,真有趣的一件事。
找的时候想到很多买房细节,算是买了几次房子的经验之谈:
1,鸡头凤尾说,请参见前博。
2,地段说。李嘉诚有说“地段、地段、地段”,可见地段对于房产的重要性。地段这东西有绝对,也没有绝对。有些是绝对,比如市中心闹中取静的地块,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块,轨道交通异常便捷的地段,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好地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地段价格高,难免。但也有一种可以制造的有较大升值空间的地段,选择时候就要看自己的判断了。这种非绝对、可以制造的地段,在我们目前无法了解市政规划五年计划,或者不清楚内幕的情况下,有一条傻瓜路可以走,那就是跟着本地排名前三的实力开发商大盘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三个条件决定未来居住小区的周边配套,包括学校、道路交通、商业、绿化环境等的便利。如果那个大盘旁边还有另一个符合三大条件的大盘,不用说,肯定是政府早有消息透露给开发商,或者开发商早打通了市政的任督两脉,那个地段,在开盘交付的前后几天,肯定该架高架的架高架,该通车的通车,该修超市的修超市,早化腐朽为神奇了。既然我们生存在这个暗箱交易国度,我们只有顺势而为,对吧。就像股市里,小户总是估摸着机构的心态。
3,房屋结构说。目前的房子大概是四种,别墅类,多层,小高,高层。别墅类的就不去说它了。在我看来,就建筑结构强度来说,高层优于小高,多层最差。原因跟三种建筑的建筑设计施工要求不同有关,具体我说不清楚,我也是听建筑业人士说的。就从我自己买的房子来说吧,多层房子老化最快,小高次之,高层虽然电梯经常咳嗽喷嚏的,可结构从来没问题。多层,尤其是现在近郊的四五楼的多层,地基不是很灵,处在江南这种土地不结实的地方,简直是眼看着房子沉降开裂,然后渗漏。不过现在都是框架结构,好了不少。
4,一地鸡毛说。这就太多了,听我一一道来:
a,千万不要去拆迁户安置小区,不过如果你喜欢家长里短,也不在意总有警惕的大妈瞄着你,更不在意楼道里被堆放杂物,就当我这话没说。
b,远离热电厂、立交桥、污水处理厂、高压线、火车轨道等处。热电厂带来粉尘和二氧化硫,还有放射的污染,你去电厂或化工厂厂区宿舍看看,哮喘的孩子好多。立交桥附近,尤其是坡度较大立交桥附近,只要旁边看一会儿就知道,好多汽车喷岀墨黑尾气,别指望这种现象给欧III什么的消灭,汽车爬坡时候气缸里肯定燃烧不完全。高压线要注意一定的距离,距离之外就没问题了。火车路边就免了,震动和噪音,等你到了中年看还不影响睡眠。污水处理厂……看看就知道。
c,漏水。屋顶漏水都知道。所以收房时候一定要挑最雨的天气,浇透的天气,最好是台风天。墙面漏水关心的人大概少一些,对于我所处城市来说,雨水最透时候是台风天,台风雨大多打东墙,所以东墙最容易渗漏。收房时候一定要看看。还有是高层的墙面漏水。一般高层的墙面都是厚得跟城墙拐角似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不会漏。但高层也有软肋,比如阳台砌砖的部分,窗户周围一圈砌砖的部分,因为砖与原先现浇大墙的结合问题,总难免有隐患。对于高层来说,即使下面没多大的风,到了高层也变大风了,这样的大风雨敲一天墙,有残疾的结合部分一看就看得出来。买高层时候一定要留意雨天的窗户阳台。
d,西晒,顶晒。朝西的墙,屋顶,夏天摸上去比体温高的多,进朝西房间,打空调半天也冷不下来。墙厚的高层小高可以避免。至于顶晒,否则送你阁楼干吗。卖一送一送的东西一般都是鸡肋货儿。
就我个人看来,结合舒适度、结构、得房率、清静等综合考虑,我选择小高。
这是昨天晚上看房产想出来的,当然不周到,而且是一管之见,反正拿出来共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