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我觉得是不是与一家人没再大张旗鼓地聚一起赶制年货有关?现在很多东西可以进商店买到,自家制作年货成了有健康退休父母人家的奢侈。大概,好多年轻三口之家没有自制年货的考虑了。
又到年底,想起以前我们热热闹闹做年货的事儿了。
以前爸妈的单位总是春节前发一批年货,鱼、肉、蟹啥的,多得吃不玩,又没冰箱,只好做成干货。爸妈负责技术活儿,但大多数事情是我们过寒假的小孩子在做,做得很有体会。
糟鱼、熏鱼
每次过年总能发来七八条大鲤鱼或者胖头鱼。我们海边的人不喜欢吃淡水鱼,最多吃点鲫鱼、鳊鱼、奥桑鱼之类,鲤鱼胖头鱼一般不吃,最多把鱼头给汤了。那么多的鱼,我们经常会把一半拿来,去鳞去头,从背脊剖开,洗净,用竹枝撑开,吊着风干。然后切块,埋进酒糟里。等透过玻璃瓶,看到埋在酒糟里面的鱼肉由白变红,就可也吃了。
酒糟在市面上有卖,粉红一块硬的,回到家里调和了冷开水和盐,成糊状就行。
酒糟很香,酒糟鱼当然也很香。最美的是,糟过的鱼,鱼刺是松的,小刺根本就是化没了,胖头鱼糟过后,基本上只剩当中一根脊梁骨,再笨的人也不会被鱼刺卡死。如今饭店里常有酒糟鱼在卖,都是鲜鱼上面撒点酒糟,偷工减料。真正的糟鱼,肉色是红的。
熏鱼是个很麻烦的事,可熏出来的鱼真好吃,家里每次要做很多,放大锡罐里,我们拿来当零食。爸妈怕麻烦,每次没到年底已经警告我们今年不做熏鱼,可最后还是抵不过我们的求恳,千难万难也还是做了。
熏鱼用大鱼小鱼都行,小鱼就整条地熏,中号鱼就奸商一下,片斜刀,大鱼最好,骨粗刺粗肉厚,吃起来最过瘾。鱼片拿来先加酱油、大蒜、花椒、糖、酒、盐之类的浸上一天,第二天一早取出来放竹匾上晾得烧干,晚上爸妈回来就可以熏了。
做熏鱼用的料是砻糠,就是稻谷的壳。这种烟熏火燎的事一般都是爸爸做,爸爸苦力。将煤球炉拎到屋外,架上一只多年不用的大破锅,上面倒上砻糠。砻糠受热,可热量又不够,慢慢燃烧又烧不起来,只会冒烟。爸爸就在上面架一块铁丝网,将鱼片们都整齐码在铁丝网上,让鱼慢慢被烟熏干熏熟。刚熏出来的熏鱼硬邦邦的,掷地有声,可非常有嚼头。吃起来有股烟味,没了鱼腥味,回味都是香。
新浪做的圈子这东西还真方便,所有在圈子里人发表的博客都可以第一时间在圈子上显示,比原先找链接到处开窗口方便得多,有BBS的感觉了。刚发一篇博客,过去一看,已经在圈子的最新文章中现实了。
今天阴,出门时候天比昨天更暗,走在路上感觉有毛毛细雨,就是那种比雾的粒子稍微粗一点点的雨。风挺大,但吹面不寒,我迎风走着,却走出一身汗,这十二月!
吃水饺,肉汤,白菜,加水饺,老大一碗。吃的时候,看见外面下雨了。
前一篇:有关《不得往生》笑死人的一个消息
后一篇:又一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