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爱看小说,经常看到有思想激进的年轻人当众顶撞高位者,高位者往往呵呵一笑,高风亮节,异常大度,而后还因此发现该顶撞的年轻人有思想有能力有动力而且还有性格有直率等等,这就对上眼,提拔重用了。小说中类似描写如此之多,于是,如此这般地越众而出,当众声责权威,成为阅读者心目中的捷径,纷纷效仿之。有利,何不图之?再说,顶撞高位者,很臭文人的傲骨,既得利有得名,一举两得,这样的好事,不做的是傻瓜。
但是,真实如何呢?
其实,看看如今博客实名制的起因就可知道,高位者哪是愿意给顶撞冒犯的。
一直看三一重工向文波的博客,对于他一篇严肃问题的讨论应提倡实名制,看了心里莞儿。别说是他,我都有时有这想法,一个在日常小生活圈里尊崇惯了的人,被人当众辱骂讽刺,又碍于面子没法跳脚大骂,这感觉,心头之刺啊。
相信我们政府也是,以前报纸都是他们的喉舌,谁敢说一句反的。即使下面有民众唧唧喳喳,可他们听不到,听不到就等于不存在,日子照过。但是现在网络了,尤其是网络博客,某些人说话真是肆无忌惮,说啥都要切政府一刀才显得自己高风亮节,政府简直成了天下最大的靶子。人哪有美国政府那么皮实啊,受不了了,于是,想出个实名制。
可见,本性里,谁都不愿挨骂。
不知道臭文人们写的文章怎么都表现领导心甘情愿地愿意挨骂,谁那么犯贱了。领导当然也有愿意挨“骂”的,但那个骂,有点讲究,必须是“我批评我们X长,工作太不要命,太不注意身体”之类的披着狼皮的羊。
结论是:臭文人闷家里头写的小说不能看,误人子弟,要看就看奸商写的。比如金庸这大奸商写的,比如阿耐这小奸商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