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怎么看满街吊带装?”
“养眼。”
“报道上常建议女孩别穿得太凉快,以免招惹色狼。”
“你这大女人主义者想给我下套?”
“俺不是理想主义,百样米养百养人,多的是色狼。”
“如果在拥挤的地铁和公车上,吊带装太挑战底线。”
我几乎是每年夏天看到吊带装,就会想起若干年前龙应台就台湾报纸上有人善意劝告女孩在某些场合少穿薄透衣服以免自取其辱的文章发表尖锐看法,文章大致意思就是女人穿什么是自己的事,男人管住自己才是,凭什么将责任推给女人。
当年看这篇文章时候觉得挺痛快的,觉得提出这种忠告的人应该如龙应台所说,应该呼吁男人管住自己的心。现在则是不觉得了,除非在理想社会,乌托邦,否则这社会多的是变态的人,多的是不怀好意的人,你女孩即使是不穿吊带,都会有人来侵犯,何况是穿得薄透时候在地铁公车与人磨肩擦踵,更是挑战底线。那些报纸上的忠告,是善意,而不是对女孩子社会地位的蔑视。这本来就不是理想化的社会,在这样现实的社会里做人,理想化,和指望别人自我约束坚守道德,如同与虎谋皮。
有时候觉得那种理想化,道德标竿挺高,看似很有理的文章,其实更害人。它迷幻的是那些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女孩子,令女孩扬眉吐气地指责另一性别,却放弃自保,放弃警惕。等遇到事情时候,悔之晚矣。
女孩吊带装只是一个例子。很多事,包括我们以前的很多政策,很多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制定岀冠冕堂皇的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条例,却遮遮掩掩地将人性中的那些弱点视而不见,造成制定出来的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空子很多,这样的政策,有等于无。我们公司制定政策时候,从不敢想“工人不会那么没素质吧”之类的话,而是预先将能想到的坏事都想全了,以后发现不足继续补充,而不是相信群众相信党。作为一个经营性单位,从不敢挑战人性的弱点,免得对不起钞票。
同样还有人民银行最近就我国经济发展过速和通货膨胀所采取的那些措施,在我看来,前阵子只加贷款利息,不加存款利息,以达到压抑贷款的目的,这种加大利息差的行为简直就像是在各大银行眼前晃动吊带装,挑战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底线。银行现在也是营利性,以为它们还是正人君子吗?总算这回存贷款利率一起上了。
希望那个对房产国六条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70%的那个“地区总量控制”解释条文,不是晃动在权力部门面前鼓励受贿的小吊带。
后一篇:好男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