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易中天品三国

(2006-07-24 15:57:27)
易中天品三国现在炒得很厉害,我也往柴禾堆里加一根柴草,说说我对易中天品三国的看法。
易中天品三国的最大特点,是把已经通俗化了《三国志》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继续通俗化。但是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以学术化的障眼法来通俗化。
我在中央十的百家论坛看了几集,一集是讲曹操的,一集是讲诸葛亮的,然后以后看见易中天站在讲台上我就转台。不为什么,不对胃口。
不清楚易中天是作为历史学家还是作为文学家站在讲台上,如果是作为历史学家,觉得他研究三国走岔道了。确实,他很精通汉朝的风土人情,他能很详细地告诉你当时的礼仪,器皿,三国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曹操的真正血统,他爹的那个官是怎么做的,他那个官是怎么做的。等等。但是他只抓住了表面,他没抓住三国时候的政治。但是讲曹操这个人,如果不能从政治角度看他,所有的讲解都是白说,讲曹操离不开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你可以戏说他铜雀台锁二娇,你也可以说他官渡战袁绍打得如何轰轰烈烈,你也可以说他一辈子最大愿望就是当皇帝可是最后没当成,你还可以说他当年如何少年有为可是壮志无法酬。我在听易中天讲曹操少年初出道时期他父亲身居之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什么,而曹操为什么无法舒展胸怀时候,我失望了:易中天没有看到当时朝廷的政治本质。
或许是他有意浅显化他的演讲,不把当年曹操作为低级氏族的身份地位导致的对立以及未来的一系列包括无法称帝这么复杂的问题提出来搞大伙儿脑子,或者他有他的考虑,因为据说看电视的人比较能接受浅显的速食文化。但是我作为一个听讲的人,没听到三国真正的精髓,只听到曹嵩是什么官职之类的皮毛,我有理由退席。因为我看到的是噱头,我没听到值得我思考的内容。
深入浅出,易中天浅岀了,但没深入。我相信这是他另有考虑,他不会不知道三国当时的政治环境,他只是没法在电视上说那么深入。否则他不会当成教授。我还是相信教授应该有教授的水平,就像看到坏官我说的是怎么坏得就像国民党似的,而不会怀疑我党和人民。不过我不喜欢易中天品三国的那些讲演。感觉那些演讲就像那些时尚杂志,空有天花乱坠的华丽外表,却无可以咀嚼的实质。易中天的华丽外表是我们不知道的汉朝那个年代的花边大八卦。果然是人人都爱看八卦。
至于易中天用了很多现代的名词演绎那个时代的人物,我倒觉得那无所谓。演绎的内涵就是用大家最听得懂的话说大家最不能掌握的深层次问题。但是《三国志》这篇著作也只是讲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的表面,并没有剖析其三国鼎立的真正成因,而易中天也将他的讲解停留在这个三国志提供的表面,没有深入挖掘提出他的思考,易中天讲了那么多还是在用大白话讲表面问题,没有意义。所以我换台不要听了。
易中天品三国,你就当是语文老师给你讲解读三国志时候不明确的部分,至于你想真正了解三国,还是别听易中天讲的。太表面化,没什么阅读意义。这也是我搞不清易中天究竟是历史教授还是文学教授的原因。
但如果是想了解三国那个时期的八卦,看看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