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07-18 08:06:28)
听《歌剧魅影》,第一篇听的是电影版的,入迷了。然后有人向我推荐,有个叫Sarah Brightman唱的才是经典。我去找来听了,但是怎么听怎么不舒服。应该有先入为主的成分在,对沙拉不公平,但这不过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在听了韦伯的另一歌剧《风中之哨》,也是沙拉唱的,听了以后我完全明白了我对沙拉唱的《歌剧魅影》的不喜欢不是因为听了电影的唱版以后先入为主,而是我不喜欢她的唱腔。
我不是懂音乐的人,我能说的只是自己的感觉:沙拉唱得很精致,但与整个格局不符。用一个字说明,就是“端”。她吐字非常清晰,起承转合运气等等都做到异常的圆润完美,但是她专心于这些高难度的技巧了,反而忽略了唱腔与歌剧整体的配合。她忽略了她扮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有小女孩的唱腔。但是沙拉可能太出名了,她心理太强势,所以在歌剧魅影里她表现的不是小女孩,而是沙拉。所以她即使在表现小女孩战战兢兢第一次开腔唱THINK OF ME那段的时候,也用她精确的声音将歌曲演绎得华丽、自信、甚至有点昂扬。
有很多演员,初出道时候,没有地位,只有好的天赋,什么戏里面都能放下身段,即使演技稍微有些纰漏,可因为演的时候心理到位,整体透露出来的势与他演的人就非常符合。可是到了功成名就之后,问题出来了。特别是被人捧得很高的人,心理强势的人,开始端了,放不下身段。比如,他可以很娴熟地把一个下三流的人的所有动作模仿得一丝不差,但是他一个眼神,一个转身传递出来的气势,却把那些动作的惟妙惟肖破坏地象微服私访一样蹩脚。比如沙拉放不下身段做怯生生的小女孩就是这么回事。
国内有很多演员也是。前一阵说的陈道明,已经开始不适合演小人物了,焦晃也是,还有一个李保田,斯琴高娃,都是我原来挺喜欢的,演小人物时候不知不觉就端了起来,小人物竟然比领导还有气势,他们的动作再符合小人物也不行,看着就是不符合他们演的那个人。他们演的大人物,则是舞台味道太重,亮相动作太多,雕琢太多,匠气十足。周末陪老妈看了茅威涛演的越剧,茅威涛最初我认识她是在五女拜寿里面,她只演了一个小角色,但是我认为是全剧最光彩的角色。可是这回看她演陆游,也是那个感觉,端。与沙拉一样,动作和唱腔都是完美,而且高难度,可是,问题就是,那不是陆游。她们成名成家后心理太强势了,如果不放下身段,她们以后演什么都只是演她们自己。
这方面,一些名演员应该学学李雪健,《搭错车》里面李雪健的表演让我大开眼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收获
后一篇:好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