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早我就不知道了。从我记事起,人们看新房的角度已经一变再变,可是很有趣的是,人们的着眼点,起点与终点却是不幸吻合了。
最早,我还很小,听到鞭炮响,我们就追着去看新郎新娘。跟着进去,大人们总是品评这婚房如何如何。其实,那时候还没到1976年,村子里几乎没有新房子,所谓新房,也是新郎祖宗传下来的祖屋。所以那时候媒人走到女家,说的家境是,“男家有N阁屋一处。”阁,是木柱的意思,两阁是一间房间,三阁是两间房间。好一点的人家,就是五阁屋,如果是七阁屋,那就不得了,那家儿子简直可以随便挑媳妇。
然后,生活开始有点起色。那时我也会得数数了。大约从76年左右起。走进新房,得数两种数字,一种数字是放在床上被子的数字,起码得有八床被子。如果有女家比较富裕,那就往上二、四、六地添。在那个买棉花和布都需要凭票的年代里,谁家有女初长成,做母亲的就得早早开始储存棉花棉布。但那时候人家的家境都可想而知。所以除一两床被子比较厚,其它都是薄被。除一两床被子是缎子被面,其他都是棉布或者化纤。化纤的还比棉布贵。另一种数字是腿的数字,谁家腿数多,谁家有面子。计有八仙桌四条腿,大衣柜四条腿,五斗初四条腿,床四条腿,缝纫机四条腿,自行车两条腿,靠背椅四乘四条腿,等。家具少,很容易数。
再然后,开始出现家用电器了,新房必备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你可以不用,但是你一定要有。对了,还有屋顶也一定要挂着吊扇。
到现在,一个月工资可以把家用电器买全了。于是征婚启事最有面子的是这么写:有房有车有事业。走进新房,大家对腿啊电器啊都没啥兴趣了,新房也不会把十七八条被子整整齐齐码在床头,大家看的是啥?房子也。
兜兜转转,这就又回到最初的老眼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