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便写点什么…… |
星期六碰到一个好久没见的朋友,两人相约吃了一次北京料理。浓香的酱汁、师傅娴熟幽雅的手艺、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和着京韵大鼓铿锵顿挫的鼓点。透过帷幔投射下来的暗红灯光,让人心都变得懒懒的,象西祠胡同口蹲着的大猫,什么也不用去想。平底锅里的桂花鱼滋滋的吐着泡,焦黄的鱼皮蒸出洋葱独有的浓香。食客们哑着嗓子,谈论着他们若有若无的话题,一切都是这么懒懒的,带着旧皇城的气质。
然而这里是中国最繁忙的城市——深圳。
深圳各家菜馆的生意总是出人意料的好。四川的豆花、桂林的火锅、潮泰的牛丸、长沙的米粉……不用很地道,只要有情调,就会吸引来大批南南北北的深圳人。有的掌柜还摸出门道,周末客满盈门的时候,你总能见门厅前排起长长的凳子,提供给客人瓜子茶水,以便打发排队等位的时间。
深圳人喜欢抱怨没有归属感,但他们总不愿移足上海或北京,说是没有安全感。原来安全是第一的。南北的深圳人多半都是过客,少数持了家小买房定居的也都只能算房客而已,他们不会讲粤语,说的是一口带乡音的普通话。
深圳人勤于下馆子,带着大大小小的一桌人,只有在馆子里,才能勉强找到他们遗失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常抱怨菜式不地道,然而不出半月,你又会看见他们换了另一拨随从踱进店里。有人说深圳的的怨气太大,压力太大,需要宣泄,所以湘味、川菜生意特别红火。这个说法我不太支持。深圳外来者多自蜀赣,人多自然食者众。深圳跟上海北京不同,她年纪轻,没有京沪两地骄傲的历史和优势,她有的只是开门迎人的热情,也许这就是大家说的安全感。
朋友告诉我他马上就要动身去广州,那里的一家国企以年薪十几万的优厚待遇把他挖走。两周来,他都忙于跟同学朋友道别,在不同风味的馆子间赶场。
广州人热情大方,难怪人说吃在广州。朋友去了那边一定会过得很好,只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依然在深圳南南北北的人们。
前一篇:细水流长——头脑清楚的红烧蝎子
后一篇:失落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