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贵州古道(一)
(2018-05-10 15:28: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摄影与游记 |
据《滇志》记载,明代,有两条重要的古道穿越贵州境内:一条自云南昆明起,经贵州境内的毕节、盘县、晴隆、关岭、镇宁等县,至湖南境内的沅州(治所在今湖南黔阳西南黔城镇),全长1890里,为东路古驿道,史称“普安入黔旧路”;
一条自云南交水(今沾益县)起,经贵州境内的威宁、赫章、毕节、赤水等县,进入四川境内的叙永县,至纳溪县止,全长1210里,为西路古间道(偏僻的小路),史称“乌撒入蜀旧路”。
根据《滇志卷之四·旅途志第二》的记载,对“乌撒入蜀旧路”这条古道的线路及沿途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作出以下探索。
西路,即乌撒入蜀旧路
由交水(今云南沾益县)西北出发,前行五亭便到达松林驿(在沾益州南一百六十里,州城即贵州乌撒卫后所城,洪武十六年筑土城,永乐元年砌以石),平陂相半。旧名普鲁吉,今以名堡。从松林驿前行七亭而达炎方驿(在州南八十里),有火忽都堡。途经松韶关。孙清愍公生于此,别署松山,不忘所本也。从炎方驿前行八亭即达沾益州(今宣威县,驻今宣威县城东郊之河东营侧山下),与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所同城。始食蜀盐。西有崇山,连亘数十里,曰石龙山,土酋安氏所居。有水箐坡、马鞍哨,土兵守之,皆隶安氏。
沾益州(今云南宣威)八亭而达倘塘驿(在州北八十里)。有倘塘站,隶黔中,实滇、黔、蜀错绣地。自倘塘站至纳西县,皆贵州都指挥使马烨所开路。从倘塘驿到达可度,五亭之遥。有大溪出山谷中,清而驶,梁以巨木,横溪上,曰可渡桥,因以名释,隶四川乌撒府。其站曰普德归。有石牙,有石井中哨,石岩路渐峻。滇疆止于石岩。
可度(渡)九亭而达乌撒卫(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有四川乌撒府,与卫同城。乌酋所居曰盐仓,去城一舍。中道停骖之所,有古松四株。其险道,有杨桥三湾。乌撒八亭而达瓦店。有桤木林,横长十余里,纵莫知其极。树多梨,以地险多夷寇,行人莫敢取,盐仓酋纵马其中食之。其厄塞有磴子坎,每月以午未日聚行旅千余,严兵乃过。
瓦店七亭而达黑张(今赫章)。自乌撒以西,山地贫瘠,不宜种植水稻,惟此地有稻田数百双,乌撒、瓦店皆仰食焉。有天生桥,产银矿。
黑张(今赫章)七亭而达周泥。至野马川,即望周泥面山,下至山麓,陟七星关山巅,穷日乃至。七星关水潴于陆广(鹿广河),水势湍急,为滇蜀要津,昔梁王追明玉珍于此。旧未有桥,嘉靖壬寅,有道人黄一中募修之,甫横一木,即堕水死,越七日,浮尸端坐水面。居民塑像祀于江浒,悬崖架木,三年乃成。
周泥九亭而达毕节卫(今毕节)。黔西诸驿皆隶蜀,惟毕节驿隶黔。国初,都督马烨镇贵州(今贵阳),裸挞水酋妇奢香,欲激之变,因尽罗鬼,开水西(今大方)为郡。有宣慰同知宋钦妻刘氏(刘淑贞)间道走金陵(今南京)诉之,高皇帝命刘召奢香与子妇奢助至宫,约令刊山,开龙场九驿,自贵州(今贵阳)至毕节,乃征烨(马烨),杀之(其实并没有真杀马烨,是惩治罢了)。香遂设九驿,廪饩(粮饷和祭祀用的牲畜)马匹皆水酋供之。
从毕节卫(今毕节)前行七亭而到达层台所,旧有卫,今废。有木稀巡检司、倒马坎。层台六亭而达白崖,其间,有相见坡。白崖五亭而达赤水卫(治今毕节赤水河)。卫在雪山关,下临赤虺河(即赤水河)。河源出芒部(在今云南镇雄一带),冬春以缆连舟为浮桥,夏秋泛滥奔流,津人饬篙柁乃济。
赤水卫(治今毕节赤水河)七亭而达摩泥所。跻雪山关,岭头饶瘴雾,鲜(少有)晴旭,行淖泞(即稀泥)中,人马困之。摩泥所七亭而达普市(今川黔边境)。有一碗水坡,泥行如雪山关,行人有民谣云“摩泥普市天,三日无雨似神仙。”大抵黔中为古牂牁郡,古志云,上值天井,故多雨潦,信然。夹路皆深茅,多戾虫,不可暝行。
普市(今川黔边境)十亭而达永宁卫(今四川叙永)。蔺(古蔺)酋与卫夹江而居。水至纳溪县,达干江。国初,景川侯曹震奉命庀工开之,其滩一百九十五,名滩八十二,石之大者凿之,水之陡者平之,舟楫通焉,刻石于江门大滩上。
永宁(治今四川叙永)五亭而达永安。永安驿七亭而达江门。江门七亭而达大洲。沿江有九溪十八口(即九溪十八洞),刊山凿石,山高多不可骑。大洲驿六亭而达纳溪县(在四川省南部,长江及其支流永宁河在境内交汇)。江中有三层峡、天子磴。至渠坝,有马阎王七孔桥,今废。马阎王,即马烨。烨镇黔,果于杀戮,诸罗惮之,故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