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读后感
(2016-04-04 08:49:45)
之前就希望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的进行学习,但对于这一想法自己思考的不够深入,研究不够系统。在杭州千课万人活动中,听了著名特级老师黄爱华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及他的报告后,对黄老师的大问题教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发现黄老师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研究。于是黄老师的《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自然成为我的最爱。
《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是以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来解读大问题教学,整本书都充分体现了“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思考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书中优秀的案例及同行评价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一、深入地研读文本,抓住核心问题
每一节课前都要认真地研读文本,了解本课的重难点,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深入了解,提出数学问题要紧贴生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讲数学问题时会从生活中找相关的实例,也就是数学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生活中的应用,但这种应用不一定揭示这种数学原理的全部秘密,当我们举这些事例时不能把它说绝对。我们通过这些事例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由这些事例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变“小问题串”为“大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担心学生哪个问题不够明白,一个知识点有时要追问好几遍,一节课中总感觉是老师在不停的唠叨,而学生似乎不感兴趣。黄老师的大问题看出,首先要自己对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有深入地了解,然后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实际,接着要充分相信学生,充许学生出现错误,在学生出现错误后能及时给予分析和提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后会理解更深刻。变“问题串”为“大问题”,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时空去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便学生的思维更主动、更灵活、更广阔、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大问题教学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在课堂的每句对话都是思维的交锋。通过对话、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大问题”教学的课堂上,师生开展充分的实践活动,经历共同的生命成长,整个课堂焕发着生命的活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