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除铁笼,还孩子们一个自由成长的乐园
图片故事:
铁笼中的孩子
一夜的大风,吹散了多日的阴霾,周日人们可以尽情地在阳光下,呼吸清爽的空气。上午,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北京南郊麋鹿苑,一是感受春日的阳光,二是想拍些动物的照片。
很早就知道南海子麋鹿苑,这是一个集濒危动物麋鹿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生态展示为一体的露天生态博物馆,也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处自然保护区。今天,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大风过后,气温很低,但还是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手握长枪、大炮,对准了栖息在这里的动物们。我作为一个摄影初学者,在这里拍到了另外一组有意思的图片。
几个小朋友在大铁笼子里钻进钻出地玩耍,她们的嬉戏吸引我驻足观看。这些铁笼,是麋鹿苑的创意者为了让人们了解动物在笼子里的感受而设计的,目的是教育青少年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我发现,孩子进入笼里,不关笼门,或是关门不加锁,他们在里面还显得坦然,一旦把门关了再象征性的锁上,孩子无法出来时,他们顿生恐惧和不安。有的孩子被吓哭了,要出来的心情非常急切。寓教于乐,效果极佳,可称得上优秀创意。
由此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形或无形的笼子,束缚着孩子们。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娇惯、溺爱,孩子不许干这,不许干那;在学校,课业负担重、安全责任大,学生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这不仅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同时也束缚住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培养。试想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也像“野兽的自白”的创意者那样,在教育方面不断推出有新意的创意,那我们国家将成为诺贝尔奖章获得者的摇篮。
现在为了加快改革的前进步伐,提出继续解放思想。我想,要想把解放思想进行到底,应该先从解放娃娃抓起。我们应该把这样、那样束缚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铁笼拆除,还孩子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乐园。

这些铁笼是麋鹿苑的创意者为了让人们了解动物在笼子里的感受而设计的

铁笼上的牌子写着令人深思的 野兽的自白

几个小朋友在大铁笼子里钻进钻出地玩耍

门不加锁孩子们在里面显得很坦然

姐姐拿了一根枯枝插在锁扣上
妹妹看了有些着急

姐姐叫来小朋友和妹妹做伴

两个小朋友在里面姐姐又用枯枝把门扣上

突然穿红衣服的小朋友不安的大声喊叫
不行我要出去

接着就想自己把树枝拿下 被姐姐阻止了
两个小朋友着急地叫姐姐把门打开 姐姐不理解地看着她们

姐姐问 你们不玩了吗
两个小朋友哭着说 我害怕我要出去

姐姐赶紧打开门 开门的瞬间
被锁的小朋友流露出企盼的眼神

我抬头向远处望去 看见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
图文/景欣原创
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