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锡尼遗址——希腊行之十二
标签:
“阿伽门农宝藏”迈锡尼遗址卫城狮子门 |
分类: 访古寻踪 |
药神圣地不远就是迈锡尼城址,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

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

迈锡尼卫城著名的“狮子门”,以巨石垒砌而成

用巨石雕刻成的两只狮子相对立于石柱台之上,可惜狮头已不存


进门之后右侧的建筑遗址


圆弧形石砌建筑就是所谓“大圆圈”,所谓“阿伽门农宝藏”即出土于此地















由城内回望狮门













由山上看“大圆圈”






宫殿遗址






迈锡尼城的另外一座门(外)

门内







另外一侧的遗址





这里有个小博物馆,展出的是遗址出土文物

迈锡尼遗址沙盘









壁画


彩绘陶俑








陶蛇




所谓“阿伽门农金面具”,原件的在莫斯科,这是复制品

金饰片


金首饰?


















古希腊人很喜欢剑齿虎(?)的牙,并用它做头盔

迈锡尼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发掘迈锡尼 ( 1874年 )和梯林斯 ( 1886年 )的过程中重见天日的。施里曼相信自己找到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写的世界。在一个迈锡尼的墓穴中,他将所发现的一个金箔面具命名为"阿加门农面具"。同样,他将一个在皮洛斯发掘的宫殿命名为"涅斯托耳宫" ( 神话中皮洛斯王国的国王 ) 。

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

迈锡尼卫城著名的“狮子门”,以巨石垒砌而成

用巨石雕刻成的两只狮子相对立于石柱台之上,可惜狮头已不存


进门之后右侧的建筑遗址


圆弧形石砌建筑就是所谓“大圆圈”,所谓“阿伽门农宝藏”即出土于此地
















由城内回望狮门

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












由山上看“大圆圈”






宫殿遗址






迈锡尼城的另外一座门(外)

门内







另外一侧的遗址





这里有个小博物馆,展出的是遗址出土文物

迈锡尼遗址沙盘









壁画


彩绘陶俑








陶蛇




所谓“阿伽门农金面具”,原件的在莫斯科,这是复制品

金饰片


金首饰?


















古希腊人很喜欢剑齿虎(?)的牙,并用它做头盔

迈锡尼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发掘迈锡尼
二十世纪初,阿瑟·伊文斯爵士对克里特岛进行了发掘研究,自此迈锡尼世界厘清了与先于它的米诺斯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对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进行发掘期间,伊文斯发现了数千块年代约在前1450年的粘土泥板,由宫殿的一次大火意外地烘烤成型。在这些泥板上他辨认出了一种未知文字,他认为这种文字比线性文字A更先进,因而命名为线性文字B。此外,在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迈锡尼宫殿内也发现了写有这种文字的泥板。1952年,这种文字终于被Michael Ventris和John Chadwick破解,鉴定为古希腊文的一种字体。自此,迈锡尼文明逐渐被人所了解,从而走进了文字历史,被定位于爱琴文明的青铜时代。(介绍文字来自网络)
后一篇:古希腊铜镜——希腊行之结束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