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鲁士大帝陵墓

(2016-08-26 04:30:07)
标签:

居鲁士大帝陵墓

帕萨尔加德

cyrusthegreat

pasargadae

塞魯士大帝

分类: 访古寻踪
居鲁士大帝陵墓(Tomb of Cyrus the Great),帕萨尔加德( Pasargadae)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現一般譯作“塞魯士”,更為貼切居鲁士大帝陵墓
說这里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波斯时还保存的很好,亚历山大去世后即遭到破坏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之后阿拉伯人又要毁坏它,当地人告诉他们,这里是先知所罗门的墓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阿拉伯人遂加以保护,即供奉圣经里的先知“苏莱曼”(所罗门)

居鲁士大帝陵墓直到近代,欧洲学者(探险家)才考证出这里是居鲁士大帝陵墓。(世遗)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二世 (波斯语:کوروش بزرگ;古希腊语:Κύρος;约前600年或前576年-前530年)即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6],中文《新旧约圣经》译为古列,现代中文译本改译为塞鲁士。[7]。他是波斯帝国创建者、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位国王(前549年—前529年在位)[8]。在他的统治下,帝国不仅囊括了古代近东的所有文明国家,还包括了大部分西南亚,和一部分中亚及高加索地区。他的帝国从西边的赫勒斯滂到东边的印度河,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帝国。他的称号的全称为大帝,波斯国王,安善国王,米底国王,巴比伦国王,苏美尔和阿卡德国王,四方之王。他还通过居鲁士圆柱宣布了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人权宣言(大约在公元前539年到530年之间)。

居鲁士大帝在位的时间大约在2931年间。他首先征服了米底王国,然后是吕底亚王国,紧接着是新巴比伦王国。大约在征服巴比伦前后,他领导了一次到中亚的远征,在远征中摧枯拉朽,“毫无例外的征服了每一个国家”。居鲁士大帝没有机会浸入埃及,因为他在公元前53012月死在了沿锡尔河攻打马萨格泰的战役中。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王位,尽在他短暂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埃及,努比亚和昔兰尼加。

居鲁士二世为波斯部落领袖冈比西斯一世之子,其祖父为居鲁士一世。他们部族世代据有埃兰东部和帕尔萨(今法尔斯)之一部,其首领被称安善王。公元前558年领导波斯部落联盟,定都帕赛波里斯,当时波斯还只是米底(玛代)王国的一个附庸。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征服他自己外公所统治的米底王国,开始使用“米底诸国国王”的称号。继而征服帕提亚。

546年征服吕底亚和小亚细亚的各希腊城邦。公元前545年至前539年,相继征服德兰吉亚那、马尔吉安那、花剌子模、粟特、巴克特利亚、阿里亚、格多路西亚、萨塔吉底亚、阿拉科西亚、犍陀罗等地;斯基泰人亦告臣服。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率波斯大军攻占巴比伦,兼并新巴比伦王国。此时居鲁士的扩张达到了顶峰;巴比伦以西直至埃及边界的许多国家,纷纷自愿归顺波斯人。

居鲁士大帝缔造艮古未有的大帝国,巴比伦也成为他的行宫之一,他接受尊号为“巴比伦之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由于他采取十分宽容政策对待那些被他征服的国家,与之前的迦勒底王国的高压统治正好形成对比,因此在波斯帝国统治期间,西亚都得以保持和平状态,文化艺术得以兴盛。希腊史家色诺芬为他写有一部《居鲁士传》。

居鲁士于前529年去世,其死亡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居鲁士出征中亚的游牧部落马萨革泰人,以计谋杀死其首领;不料其母托米丽丝在悲愤之余,拒绝投降波斯,领军继续反抗以为其子报仇,把波斯军队杀得死伤惨重,甚至居鲁士本人也在这一场战争中阵亡。马萨格泰女王找到居鲁士的尸体之后,割下他的头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她以此实践自己的誓言,让居鲁士“饱饮鲜血”。

按:關於這段傳說,正好今年一月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見到一幅講這段故事的油畫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居鲁士大帝陵墓

然而,其子冈比西斯二世击败马萨革泰人并杀死托米丽丝,而且将居鲁士的遗体安葬于帕萨尔加德(今伊朗法尔斯省境内)。

另外一说则是居鲁士在首都帕萨尔加德病逝。帕萨尔加德现留有其大理石陵墓。卡山德里亚的阿里斯托布鲁斯曾应亚历山大大帝之请访问过该墓两次。斯特拉波和阿利安在其著作中都根据阿里斯托布鲁斯的见证描述过该墓。

《圣经》中提到,居鲁士二世 (按照不同圣经翻译版本中称他为古列、塞鲁士)下令修复巴比伦、亚述、埃兰以及犹太人的神庙,准许被历代巴比伦国王强行迁至美索不达米亚的人民重返各自的国家。“释放巴比伦囚虏”一事,这件事情却是应验了早就记在犹太人所拥有的《圣经》中的预言,在圣经以赛亚书中被称为公义。由于《圣经》的缘故,居鲁士二世的形象在古代东西方的文学和历史著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文字介紹摘自網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帝王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