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善化寺
标签:
大同善化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 |
分类: 访古寻踪 |
善化寺俗称南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恩寺,俗称南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
大雄宝殿面阔7间,进深5间。殿内正中佛台上有泥塑金身五方佛,端坐于高大的莲台之上,姿容凝重,衣纹流畅自然。两侧砖台上立有二十四诸天,神情各异,无一雷同。当为金塑之上品。[1]
三圣殿面阔5间,进深4间。殿内正面佛坛上塑有华严三圣(中释迦、左文殊、右普贤),为金代原作。殿内存有金大定十六年(1176)《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石碑,是南宋使金通问副使朱弁所撰。
普贤阁坐西向东,两层三间见方,重檐九脊顶楼阁,结构精巧,比例匀称,玲珑秀气,虽系金代重建,尚存唐代楼阁遗风。
大雄宝殿乃是善化寺之最大殿宇,前有月台,左右设有钟鼓二楼。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正中供有五方佛像,从东往西依次排列:东方阿闪 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西方阿弥陀佛、北方微妙闻佛。殿内东西两侧砖台之上置有二十四诸天塑像,神态各异,性格鲜明。殿内西、南两壁之 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所绘壁画,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三圣殿是善化寺中殿,建于金代天会至皇统年间。正面佛坛之上供有“华严三圣”佛像三尊,中为释迦牟尼,西为普贤菩萨,东为文殊菩萨,故而此殿称为三圣殿。普贤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乃是一座三间见方重檐九的两层楼阁,高高耸立于寺院之内,建于金代贞元二年。楼阁坐西向东,阁内置有木梯,可登阁远眺。
山门位于善化寺最前沿,也称正门,门内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塑像。善化寺善化寺是一组比较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群,气势宏伟,粗犷豪放。寺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门,中为三圣殿,后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左为文殊阁遗址,右为普贤阁。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介绍文字来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