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淖儿·梳妆楼和大小宏城遗址

标签:
察罕脑儿梳妆楼萧太后阔里吉思阿难达 |
分类: 访古寻踪 |
离开多伦,我们沿着闪电河旁的一条小路向西南下,没多远就到了沽源县,察罕淖儿就是今天的囫囵淖,汉语意思是白海,这里地处大都至上都的驿路之上,有察罕淖儿行宫(小宏城)和萧太后梳妆楼两个国保级遗址。梳妆楼遗址。“梳妆楼”下方上圆,穹顶无梁。所谓“萧太后梳妆楼”原本是当地的一个传说,萧太后曾在此地梳头,拍马P的就建了一座梳妆楼以作纪念。
九十年代,上面的穹顶漏了,文物部门遂决定修复。
修复之前勘察一下吧,发现地下可能是空的。于是发掘,发现屋内地下是一座元代贵族墓葬
中间一具独木棺,两侧棺内是夫人
蒙古皇族的独木棺
墓主人是谁呢,,,
从周围又发现的一些墓葬和砖瓦碎石中,一块残留十个字的碑片提供了重要线索,上面刻有“……襄阔里吉思……敕撰……翰……臣为”。查《元史》有三个“阔里吉思”。分析各自活动区域及墓主人身份、年龄,只有一个是吻合的,那就是汪古部首领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元成宗驸马阔里吉思。
但是,汪古部族来自于西域,他们不仅在生活习俗上和蒙古民族有所区别,宗教信仰也和蒙古族不同。阔里吉思信仰景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阔里吉思”就是基督教圣徒教名“乔治”的音译。拓片(网络照片)
梳妆楼旁又发现几十座墓,故应该是家族墓地
大德十一年(1307年)春,元成宗暴病身亡,左丞相阿忽台等谋立安西王阿难达,而推皇后伯岳吾氏称制。一干人马被簇拥到大都(北京),刚称摄政,还没有当成皇帝,就被元成宗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双双擒住。爱育黎拔力八达掌兵权,驻戌怀孟(今河南境内)。成宗死后,他赶至大都,自称监国,他拥立成宗的另外一个侄子,镇守阿尔泰山北部的海山汗为帝。后来,阿难达被押解到上都斩首。伯岳吾皇后在政变失败后亦被处死。
林老师认为,此墓主就是阿难达。原因有二:1·独木棺为蒙古皇族才能使用。(《元史·祭祀志》)2·其地面建筑就是采用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拱北,即上元下方的西亚建筑。(北京大学地理系王北辰教授最先注意到。今新疆的麻扎均为这样的建筑形式)阿难达的父亲忙哥歹(蒙哥剌)封为安西王,在今河北沽源的“察罕淖儿”有封地,因此,这里是阿难达的家族墓地。关于阿难达的宗教信仰,《多桑蒙古史》卷上记载:阿难达幼受一回教徒之抚养,信之颇笃,熟知《可兰经》,善写阿剌壁文字,终日在礼拜寺中诵读,宣回教于军中。皇帝铁木儿知道后,遣使者二人往说其皈依佛教,阿难达不从,帝召之至,面谕之,亦无效,乃拘禁之,,,蒙古皇族中信仰伊斯兰教者只有阿难达一人。对林老师的这一看法,同行的魏坚老师深以为然,表示支持此推论。
摘自林梅村《蒙古皇族阿难达陵墓的发现》,《松漠之间》266-269页。三联2007年。
离开梳妆楼来到小宏城遗址,即元代往返上都与大都之间的行宫,又称西凉亭。
《元史》提到行宫中有亨丽殿。元人周伯琦《纪行诗》云:“凉亭临白海,行内壮黄图”,也清晰地表明,白海旁边的行宫就是西凉亭。
察罕淖儿行宫当时与大都、上都、和林齐名。
昔日的帝王行宫,今天就剩下这一丛丛的荒茅草和影影绰绰的夯土垄了,,,
要不是这块国保碑,不就是塞外草原嘛,,,
地上的琉璃瓦残片表明这里曾经的辉煌,,,
挨着小宏城遗址不远就是察罕淖儿,今称囫囵淖,汉语意思是白海
白海边上就是大宏城遗址,魏坚老师在查找文物遗迹
一会儿就捡了一堆瓦片
大宏城遗址可能是一座魏晋古城,但未经发掘。
昔日的城墙已经成了土垄子
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城里”
白海
望城,,,
右侧是白海,左侧山坡上就是大宏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