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城之宝——北京的五行

标签:
北京历史文化 |
按照中国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作为多朝代国都的北京也出现了五大镇城之物,以此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这些镇物分别是东方属木——广渠门外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觉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永定门的烟墩(燕墩)、北方属水——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景山。
这次在北京游览了大钟寺、颐和园和景山。
大钟寺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是皇帝祈雨的佛寺,原名觉生寺,因建寺当年从万寿寺移来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铸造的大钟而得名。此钟高6.75米,重46.5吨,有世界钟王之称。寺内现设古钟博物馆,收藏了元、明、清朝古钟160多口,集中华古钟之大全。在欣赏古钟韵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您对钟史、铸钟的知识。
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牛背上还铸有由乾隆帝所撰八十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金牛铭》
“夏禹治河,铁牛传诵。 义重安澜, 后人景从。 制寓刚戊, 象取厚坤。 蛟龙远避, 讵數鼍鼋。畹此昆明, 潴流万顷。 金写神牛, 用镇悠永。 巴邱淮水, 共贯同条。 人称汉武, 我慕唐尧。 瑞应之符, 逮于西海。 敬兹降祥, 乾隆乙亥。”
意思是说:夏代的大禹治理九河,流传着铁牛镇水的故事。它的意义在于安澜定波,所以后人景仰此意,照古人的榜样去做。有铜牛镇守,蕴含着天道刚正不可动摇,又象征着地厚载物那样牢固。蛟龙见了它,都远远躲避,何况鳄鳖之类。像昆明湖这样大的湖,聚水有万顷之多。用铜铸成的神牛,永久在此镇守,无论是巴邱的洞庭湖,还是中原的淮河,都要照此办法处理。人们都称颂汉武帝,而我确敬慕古代的唐舜。祥瑞的兆头,降临在昆明湖上,我对上天降下的瑞兆表示敬意,时在乾隆乙亥年(乾隆二十年)。
景山在明代叫万岁山。乾隆年间,依山就势在五个小山峰上各建起了一座亭子,依东往西依次的名称是观妙、周赏、万春、富览、辑芳。每座亭中供奉一位铜佛,即代表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神灵。昔日景山中峰的万春亭为北京的高点,由此可观赏紫禁城全景。景山东坡下面有一棵古槐,那是崇祯皇帝自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