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名义
——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新生大会上的发言
李道新
来到这里,以艺术的名义,是为了告诉所有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生命与众不同。
这个生命与众不同,是因为我们的逆流而行。在这个崇尚权力、武力和实力的时代,我们选择了另外一种可能: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绘制斑驳的形相,鸣奏万籁的乐音,舞动不羁的身心,捕捉浮世的光影。以艺术的名义,我们抵抗着物质的诱惑,克服了无知的无畏,在滚滚红尘中寻找睦违已久的信仰和永远逝去的灵魂。
其实,生命的力量就因为今天的选择而与众不同。艺术的特立独行,让我们的选择只能遵从自己的内心。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遍布着金钱和贪欲、充满着物质和无知的世界里,艺术家变成了哲学家和诗人;相反,哲学家也变成了诗人和艺术家。正如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将理性批判的哲学任务,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荷尔德林、奈瓦尔、尼采、阿尔托、萨德和戈雅等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一样,吉尔·德勒兹在《电影2:时间-影像》一书中也表示,类似小津安二郎、奥逊·威尔斯、阿伦·雷乃、让-吕克·戈达尔等伟大的电影作者,跟伟大的画家或伟大的音乐家一样,他们都能准确地表达他们所做的事情。
我们所做的事情,或者将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成为一个艺术的思想家或思想的艺术家。在当今世界,伴随着文明冲突与思想贫困的,便是诗歌的陷落与艺术的沦丧。在阐释诗人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时候,海德格尔早如荷尔德林一样描述过“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恐怖,并发出了这样的哀叹:“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
从今天开始,到2012年12月21日还有98天,传说中的玛雅预言应该不会到来。但美国电影《2012》主题曲的歌声总会在耳边响起:也许是奇迹降临的时刻,我不会放弃我们。
欢迎你们来到北京大学,来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我为我们的选择感到骄傲。在这样一个随波逐流的时代里,选择艺术意味着不妥协。在我的想象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将会是艺术的思想库;艺术学院的莘莘学子,将会是中国新艺术的开拓者。在漂泊无根的暗黑之中,你们就是精神的火把,在人类的风雨之夕闪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