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电影:谁与谁PK?

(2008-07-08 23:04:53)
标签:

影评

pk

西方人

《左右》

江山美人

中国

文化

春季电影,谁与谁PK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李道新

 

      春季电影:谁与谁PK?                             

   春季电影:谁与谁PK?   春季电影:谁与谁PK?

 

      当你在电影院里或电视机前看到一部疑似国产的影片,你的感觉总有点似是而非。就像经常遭遇的香港电影,让你的思想和情感纠缠在性别与身份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那种曾经非常香港的香港电影,已经转换了角色成为国产片;但那些主要由香港电影人运作的国产电影,仍然扮演着市场上稳操胜券的卧底,在听起来诗意盎然却最没有可能产生奇迹的春天档期,完成了某种票房领域的胜利。毕竟,在香港,除了陈可辛,还有程小东;除了吴宇森,还有李仁港。这样,在春节的《投名状》与暑期的《赤壁》之间,也有春季档期的《江山美人》和《见龙卸甲》。尽管《江山美人》中的热气球和不少台词“浪漫”得有点过头,《见龙卸甲》中的诸葛亮也被认为演绎得好像“江湖郎中”,但两部影片打破所谓“淡季魔咒”并与其他外来影片进行PK的英勇表现,确实可以用一些比较肉麻的词汇来形容。

      春天的外来影片,主要来自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德国。不管是《钢铁侠》、《史前一万年》,还是《国家宝藏2》、《纳尼亚传奇2》,根本就是一而再、再而三代表好莱坞到中国来数钱的。如果努一把力,俄罗斯和韩国也学得了好莱坞,《密码疑云》和《龙之战》就是在告诉中国观众,他们也在做大片。

这些外来影片是明地里的竞争者。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对于中国来说非常艰难的春天里,中国电影也不得不展开一个非常艰难的话题。话题来自两部看起来来路不明或者仿佛故意混淆视听的电影:《黄石的孩子》与《功夫之王》。看完《黄石的孩子》,除了感动于西方人可歌可泣的拯救中国孩子的事迹之外,你会跟西方人一样,不知道黄石在哪里,孩子们是谁;看完《功夫之王》,除了惊叹于李连杰成龙的高超功夫与“禁止的王国”的虚无缥缈之外,你也会跟西方人一样,不知道哪里是孙悟空的“天庭”,谁是“功夫之王”。在这两部电影里,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和人都变成了抽象的符号,被当作一种疑似中国本身的行为进行肆无忌惮的编码。

      这样,2008年春季的中国电影,已经找不到PK的真正对手了。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渗透策略,香港的特性和好莱坞的霸气都消失在中国的电影院里。只有《双食记》、《PK·COM·CN》、《左右》、《立春》、《樱桃》、《哈哈哈》和《时尚先生》等中小制作,不是很艺术、就是很恶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