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子说要骑自行车上学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按照以往的表现,我不相信他真的能学会自行车。但这一次,儿子显然洞察了我的消极心态,并不跟我进行太多的理论。他找到了很久不用的自行车钥匙,独自去车棚拽出了那辆落满灰尘的自行车。一番擦洗之后,还推到街边的修车摊,把瘪了接近两年的车胎打饱了气。
一切停当,儿子上楼来,请我当他的教练。我正在被一篇要交的稿债逼得神魂颠倒,哪有时间陪他做这件在我看来只有几分钟热度并注定要前功尽弃的事情呢!于是颇为险恶地告诉他,可以自己一个人先试试看,等我写好了文章就下来指导指导。
儿子下楼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儿子上楼来,把自行车也搬到了门口的走廊边。我激战正酣,预备跟儿子例行道歉。儿子却轻描淡写地跟我说:会骑了,明天早晨就骑自行车上学。
我太不相信了!尽管骑自行车不是什么高难技巧,但在我看来儿子不会这么快就会骑自行车。小学阶段,为了培养他的自立精神,多少次软硬兼施、循循善诱,都没有让他掌握这一门技术,现在竟然无师自通了,这怎么可能呢?!
第二天凌晨,五点刚过就被儿子叫醒。儿子已经穿好了衣服、收好了书包,一副整装待发的气势。面对这种破天荒的举措,我跟他妈只能表现出无限的欢欣。下了楼去车棚取车,车棚自然还没有开门。叫来值班的小伙子,小伙子说:我小时候也这样!
在黑暗的清晨,看着儿子背着重重的书包上了自行车。自行车摇摇晃晃,几乎不能直行。我和他妈紧张得透不过气来,恨不得宽阔的大道上永远没有一辆车、一个人,让我们的儿子安全地纵横。但我们知道,汽车很快就会多起来,人也会变得熙熙攘攘。这时,只有我们牵挂的心,永远跟随儿子,在这都会的上空放飞。
回到家里,我们坐卧不宁。最终,还是找了一个上班的借口,开了车沿着儿子骑行的道路走了一遍。一路上,不断地搜寻着路边,希望能够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快到附中南门,终于接到了儿子发来的手机短信。
车过当代商城,看到那一群北京城有名的鸽子,在晨曦中慢慢地展开了它们的翅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