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旁听者刘俊

(2006-12-22 08:40:54)
分类: 电影北大
    今天新浪博客的主页探讨富豪作家的收入问题。新浪博客的议程设置一直远离中国国情。
    还是谈谈我的课程。本学期通选课正式选课学生不到300人,但441人的教室常常是满的,加上不少“跷课”的学生,意味着每次课的旁听者大约接近200人;另外,本学期专业课学生不到30人,但60多个座位也常常是满的,专业课一般不敢“跷”,意味着每次课的旁听者大约接近30人。
    也就是说,在北大的某些教室,每天大约会有1/3的听课者是旁听者。这中间除了一部分具有北大学生身份,大部分应该是“外面”的。
    在北大旁听,是北大贡献社会的一种途径。接触过一些旁听者,对他们的行为只有尊重和感动。刘俊就是其中之一。
    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电视台采访之前,我还不知道他叫刘俊。我只知道他是一个热爱电影,但对电影几乎一无所知的年青人,隐约听说他靠在北大校园拾矿泉水瓶卖钱维生。应该说,他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而不是拍电影。但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表达过想要拍摄电影的强烈愿望。我告诉他,先要读一些基本的电影书,看一些大师的影片,然后还要筹备不少的钱,搭建一个摄制组,即便最简单的“独立电影”也要这样。他便问我“独立电影”是什么。
    我觉得遇到了挑战。但我没有拒绝回答。我知道刘俊是执着的、非功利的。在如此艰难的物质生活面前,刘俊选择了精神。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平等,而且我要向他学习。
    在刘俊发给我的电子邮件里,他谈到了“沈从文”和“李小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