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去王府井新华书店买地图,儿子买了《亚洲地图》、《欧洲地图》、《天津地图》(2种)。我买了《吉林省地图》。儿子目前正迷恋地图、胸怀全球。中非某个小国的某个小城市,大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接下来,就是我自己疯狂买书。
1,宋家玲主编:《电影学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该书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
2,张振华、梅朵主编:《名家看电影:1949-200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该书收录了我的两篇文章,本人之名也忝为“名家”名列封面)
3,(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周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美)詹姆斯.沃克、道格拉斯.弗格森:《美国广播电视产业》,陆地、赵丽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美)阿尔伯特.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饶文靖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盛希贵:《影像传播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李芝芳:《当代俄罗斯电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0,刘澍:《老电影往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1,史可扬:《影视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左鹏军:《晚晴民国传奇杂剧考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上海三联书店,2005。
15,(英)克里斯蒂安.麦茨、(法)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英)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出了王府井新华书店,又到隔壁的FAB音像广场,非常惊喜地看到一批李小龙参演的20世纪50-60年代香港老片,尽情收入囊中:
1,《危楼春晓》
2,《雷雨》
3,《孤星血泪》
4,《苦海明灯》
5,《细路祥》
6,《千万人家》
另外,还有:
7,《李小龙生与死》
8,《泥鳅也是鱼》(杨亚洲导演)
9,《伊莎贝拉》(彭浩翔导演)
10,《威利.纳尔逊精选》(著名乡村摇滚运动领袖专辑)
儿子也买了一盘日本动画片。
回到家里,各据一方,欣赏自己的所得。钱花得心疼,但收获感挺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