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理教211之八:《梅花》期中论文ok段落(3)

(2006-04-14 00:17:47)
分类: 电影北大

陈若一

和大陆的抗战片不同,《梅花》中并没有过多的表现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斗智斗勇,而是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表现了抗日这一大题目。换言之,就是通过“家恨”来表现“国仇”。

 

储小伟

“五哭”:开头林聚勇的一声“我爱你,爸爸!”;文英的自杀;阿贵的赴死;林聚勇的牺牲;一声“妈妈”打破了那份心底的凄凉!

整个故事里都是泪,都是血,都是殷红的梅花!一个时代的家,一个时代的国,也是整个历史的民族的梅花,永远的刚毅,永远的美丽!

 

法学院  邹丹莉

区别于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电影,《梅花》一片中“国”的观念是凸现的、外在的、异常强烈的,而不是模糊的,不是通过“小家”来寻求的、拓展的。相反,《梅花》中的家与国之间是紧密相联的。

 

经济学院  杨梦依

虽然故事的背景是抗日期间,但故事却是围绕着每个人的感情展开的,这便使得故事中的人物丰满而真实,并不像许多英雄人物那般遥不可及。

 

社会学系 凌鹏

在影片的内容结构上来看,最为突出的是其中“二元对立”的反复运用:大陆—台湾,家—国,中国—日本,老大—老二。影片中最初的意图应该是在这样多种的二元对立的设立之中,达到对于“国”的观念与“家”的观念的完满阐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